成语意思端:端正,清理。本:根本。源:根源。指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成语出处《晋书·殷仲堪传》:“端本正源者,虽不能无危,其危易持。”
成语意思谓比优劣。
成语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音律》:“若止与《南西厢》赌长较短,则犹恐屑而不屑。”
成语意思得到了一寸又进一步得到一尺。比喻欲望越来越大;贪心不足。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成语意思厚:大;亡:损失。指积聚很多财物而不能周济别人,引起众人的怨恨,最后会损失更大。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成语意思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成语出处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韩三十五老大汉向同年觅得一副使,而更学斗唇合舌。”
成语意思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
成语出处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二卷:“《五代史》:‘黄……。’则典册高文亦用之矣。”
成语意思犹言倒持泰阿。戈、矛,皆兵器。
成语出处《新唐书·陆贽传》:“舍此不务而反为所乘,斯谓倒持戈矛,以鳟授寇者也。”
成语意思犹言倒持泰阿。干、戈,皆兵器。
成语出处《后汉书·何进传》:“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
成语意思同“对床夜雨”。
成语出处苏曼殊《致刘三书》:“回忆秣陵半载,对床风雨,受教无量,而今安可得耶?”
成语意思指成为舆论注意的中心,出头露面,显示个人的表现
成语出处林语堂《谈中西文化》:“记得民国二十四年,中国戏剧诗文在外国大出风头。”
成语意思形容像闪电刮风一样迅速。
成语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龙腾虎啸,不足比其雄;电掣风驰,不足喻其疾。”
成语意思比喻空口说大话。
成语出处《妙法莲华经 序品》:“今佛世主,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
成语意思凭权势或用不正当手段侵占国家或集体利益,捞取额外收入
成语出处古华《芙蓉镇》第二章:“要清理基层干部的贪污挪用,多吃多占,还要清查弃农经商、投机倒把分子的浮财。”
成语意思见“多才多艺”。
成语出处《书·金縢》:“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乃元孙不若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
成语意思拆:拆开,指拆阅来电来文;行:发出。一般指首长不在时由专人负责代理拆阅和审批、处理公文。形容权力极大。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九回:“其时抚台请病假,各事都由藩司代拆代行。”
成语意思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成语出处《尚书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
成语意思彻:明白;悟:领会。形容彻底醒悟。
成语出处元 郑德辉《伊尹耕莘》楔子:“盖凡升天之时,先参贫道,授与仙诀,大彻大悟后,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观元始。
成语意思形容恶狠狠地走出走进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0卷:“周三那厮,打出吊入,公然干颡。”
成语意思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
成语意思见“雕虫末技”。
成语出处明·唐顺之《答翁东厓总制书》:“俟公破虏功成,当以向时雕虫末伎,作为铙歌鼓吹曲,以继《采芑》《江汉》之余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