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成语词典

偏正式成语大全

偏正式成语大全

  • 生死之交

    shēng sǐ zhī jiāo

    成语意思同生共死的交谊。

    成语出处元 郑德辉《绉梅香》:“晋公在枪刀险难之中,我父亲挺身赴战,救他一命,身中六枪,因此上与俺父亲结为生死之交。”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褒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束身自好

    shù shēn zì hào

    成语意思束身:约束自己,不使放纵;自好:要求自己好。指保持自身纯洁。

    成语出处《后汉书·卓茂传》:“束身自修,执节淳固。”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菽水之欢

    shū shuǐ zhī huān

    成语意思菽:豆类的总称;菽水:指普通的饮食。指供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檀弓》:“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杀身之祸

    shā shēn zhī huò

    成语意思自身性命遭杀害的大祸。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那知轻举妄动,却有杀身之祸!”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近代成语
  • 绳枢之子

    shéng shū zhī zǐ

    成语意思枢:门上的转轴;绳枢:用绳子系枢轴。形容生活贫穷的人或指贫苦人家子弟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随时制宜

    suí shí zhì yí

    成语意思随:根据;制:制订,采取;宜:适宜的措施。根据当时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

    成语出处《晋书 周崎传》:“州将使求援于外,本无定指,随时制宜耳。”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绳枢之士

    shéng shū zhī shì

    成语意思枢:门上的转轴;绳枢:用绳子系枢轴。形容生活贫穷的人或指贫苦人家子弟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峻《广绝交论》:“则有穷巷之宾,绳枢之士。”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束手坐视

    shù shǒu zuò shì

    成语意思拱着手,坐着看。比喻对应当管的事无能为力或不管不问。

    成语出处《明史·徐有贞传》:“京军一出,日费不赀,遇涨则束手坐视,无所施力。”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三头对案

    sān tóu duì àn

    成语意思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一起对质,讲清楚事情真相。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17回:“今天人们都在此处,咱们三头对案的说一说。”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近代成语
  • 识涂老马

    shí tú lǎo mǎ

    成语意思见“识途老马”。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夜过磨盘岭》诗:“攫食饥乌心未饱,识涂老马足堪扪。”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近代成语
  • 识途老马

    shí tú lǎo mǎ

    成语意思认识路的老马。比喻熟悉情况、富有经验的人。

    成语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守土有责

    shǒu tǔ yǒu zé

    成语意思指军人或地方官有保卫国土的责任。

    成语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地方官守土有责,而且朝廷已有旨意,派在籍大臣办理‘团练’,以求自保。”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当代成语
  • 顺天应人

    shùn tiān yìng rén

    成语意思应:适应,适合。顺应天命,合乎人心。旧时常用于颂扬建立新的朝代。

    成语出处《周易 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事大矣哉。”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扫榻以待

    sǎo tà yǐ dài

    成语意思榻:床。把床打扫干净等待客人到来。对客人表示欢迎的意思。

    成语出处清 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 朋僚函札 向荣来函》:“如阁下允为留营,弟当于营中扫榻以待。”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近代成语
  • 十万八千里

    shí wàn bā qiān lǐ

    成语意思形容相距极远。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4回:“行者道:‘十万八千里。十停中还不曾走了一停哩。’”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杀威棒

    shā wēi bàng

    成语意思旧时为压倒犯人的气焰,用棍棒打刚抓到或解到的犯人的腿或臀部。借指灭人威风的工具或手段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先皇太祖武德皇帝圣旨事例,但凡新入流配的人,须先吃一百杀威棒。”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桑土之谋

    sāng tǔ zhī móu

    成语意思喻勤于经营谋划,防患未然。

    成语出处《明史·赵世卿传》:“古者国家无事则预桑土之谋,有事则议全汤之策。”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桑土之防

    sāng tǔ zhī fáng

    成语意思喻防患于未然。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王鉴川计贡利害》:“至于桑土之防,戒备之虑,此自吾之常事,不容一日少懈者。”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率土之滨

    shuài tǔ zhī bīn

    成语意思沿着王土的边涯。犹言普天之下,四海之内。

    成语出处《诗经 小雅 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宋 王禹偁《谢历日表》:“臣闻天道无私,所以运行寒暑,圣人有作,所以恭授民时,聿令率土之滨,共乐同文之化。”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十万火速

    shí wàn huǒ sù

    成语意思形容在紧急情况下动作极快地行事。

    成语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二章:“我立刻收拾着行李,十万火速地准备出发。”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当代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