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拱手听从命令。
成语出处宋·陈亮《酌古论·马燧》:“三镇平,则淄青之胆破矣。命一辩士持天子之诏往谕之,彼安得不束手听命哉!”
成语意思同“顺水推船”。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小的闻得老爷补升此任,亦系贾府王府之力,此薛蟠即贾府之亲,老爷何不顺水行舟,作个整人情,将此案了结,日后也好去见贾府王府。”
成语意思为长治久安而真诚修身。
成语出处《尚书 皋陶谟》:“慎厥身修思永。”
成语意思说话办事周密而谨慎的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亦作“夙世冤业”。①前世的仇人。形容积怨极深。②昵称所钟爱的人。
成语出处宋·高晦叟《珍席放谈》下卷:“岁设水陆斋,常旁设一位,立牌书曰:‘夙世冤家石介。’”
成语意思指有前世仇怨。形容积怨很深。也用作昵称
成语出处宋·道山先生《道山清话》:“宿世冤家,五年夫妇,从今以往,不打这鼓。”
成语意思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成语出处宋 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成语意思①指首都。②最好的地方。
成语出处《汉书·儒林传序》:“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
成语意思杀:杀戮;生:生存;柄:权力。执掌生死大权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弘传》:“擅杀生之柄,通壅塞之涂,权轻重之数,论得失之道,使远近情伪必见于上,谓之术。”
成语意思飒爽:豪迈矫健;英姿:英勇威武的姿态。形容英俊威武、精神焕发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 黄遵宪《题黄佐廷赠尉遗像》诗:“不将褒鄂画凌烟,飒爽英姿尚凛然。”
成语意思见“夙世冤家”。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双调夜行船序·重会》套曲:“兜的夙世冤业,却如何一见两情寄牵掣。”
成语意思最好的地方。指首都。
成语出处鲁迅《彷徨 示众》:“首善之区的西域的一条马路上,这时候什么扰攘也没有。”
成语意思本指一年四季的气象,后以“备四时之气”喻指人的气度弘远。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
成语意思杀:杀戮;生:生存。执掌生死大权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游侠传》:“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于诛矣。”
成语意思矢石:箭和礧石,古代作战的武器。难:不幸的遭遇。指战争中的危难。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晋世家》:“矢石之难,许马之劳,此复受次赏。”
成语意思生:叫人活;杀:叫人死。操纵着叫人生或死的权力。形容权力很大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第28卷:“况郭解之论,以匹夫之细,窃生杀之权,罪已不容于诛矣。”
成语意思梦见桑树从井中长出。比喻死期将至
成语出处晋·陈寿《益都耆旧传》:“何祗梦桑生井中。赵真占曰:‘桑非井中之物,桑字四十八,君寿恐不过此。’祗年四十八而卒。”
成语意思指书呆子的见解
成语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一:“予谓议者以本朝养兵为大费,欲复寓兵于农之法,书生之见,可言而不可用者哉。”
成语意思矢石:箭与礧石。比喻战场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于矢石之间者,其计固望其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耳。”
成语意思世人的庸俗见解
成语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