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薄:轻微;望:名望,声望。德行不足,声望低微
成语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玄宗》:“大义不可易,显道不可诬,苟且因仍,无能改者,不容终隐于人心,而不幸发自德薄望轻之口。”
成语意思吹:吹嗽叭;擂:打鼓。原指用劲地吹喇叭和敲锣打鼓;表示庆贺。现比喻大肆宣扬;过分地夸张或吹嘘。
成语出处元 王实甫《丽春堂》第四折:“赐你黄金千两,香酒百瓶,就在丽春堂大吹大擂,做一个喜庆的筵席。”
成语意思经常忧愁就会体弱多病。旧时形容才子佳人的娇弱状态
成语出处宋 柳永《倾杯》词:“早是多愁多病,那堪细把旧约前欢重省。”
成语意思在大庭广众露出丑相,丢脸
成语出处明 徐霖《绣襦记 教唱莲花》:“自古道宁分数斗,莫增一口。你今休怪,当场出丑。”
成语意思犹言雕虫小技。
成语出处清·陈维崧《满庭芳·赠表兄万大士》词:“少日亲情,两家中表,羊车竞戏阶前,雕虫薄技,里塾又随肩。”
成语意思①指授官太滥。②指美中不足或以次充好。
成语出处《文选 任昉》“华貂深不足之叹”唐 李善注:“赵王伦篡位,时侍中、常侍九十七人,每朝,小人满庭,貂蝉半坐,时人谣曰:‘貂不足,狗尾续。’”
成语意思得到了一寸又进一步得到一尺。比喻欲望越来越大;贪心不足。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成语意思指谋害忠良的阴谋诡计。
成语出处《剪灯新话 天台访隐录》:“建炎南渡多翻覆,泥马逃来御黄屋……东窗计就通和好,鄂王赐死蕲王老。”
成语意思说话东扯西拉
成语出处柯蓝《浏河十八弯》:“你少东扯葫芦西扯瓢,抗旱就抗旱,怎么又发癫,想起去查账了。”
成语意思犹言倒持泰阿。戈、矛,皆兵器。
成语出处《新唐书·陆贽传》:“舍此不务而反为所乘,斯谓倒持戈矛,以鳟授寇者也。”
成语意思犹言倒持泰阿。干、戈,皆兵器。
成语出处《后汉书·何进传》:“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
成语意思凭权势或用不正当手段侵占国家或集体利益,捞取额外收入
成语出处古华《芙蓉镇》第二章:“要清理基层干部的贪污挪用,多吃多占,还要清查弃农经商、投机倒把分子的浮财。”
成语意思形容恶狠狠地走出走进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0卷:“周三那厮,打出吊入,公然干颡。”
成语意思见“雕虫末技”。
成语出处明·唐顺之《答翁东厓总制书》:“俟公破虏功成,当以向时雕虫末伎,作为铙歌鼓吹曲,以继《采芑》《江汉》之余响。”
成语意思得:贪得;放:释放。收受贿赂,私放嫌犯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40卷:“你做公差所干何事?若非用计谋死,必然得财买放,有何理说?”
成语意思见“雕虫篆刻”。
成语出处明·高濂《玉簪记·下第》:“不须泪涟。有日眉扬额点,且自雕虫刻篆,我这里尽清闲。”
成语意思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複,递相模学,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成语意思床上叠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成语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斅,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成语意思调唆他人诉讼。
成语出处孙梨《白洋淀纪事·钟》:“尼姑在社会上并没有特殊地位,可是因为她是林德贵的知己,她竟能调词架讼,成了村里政治舞台上的要人。”
成语意思得:取得,获得。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比喻贪得无厌
成语出处《清史稿·食货志》:“小民惟利是图,往往得寸思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