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比喻无谓之重复。同“床上施床”。
成语出处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九:“[邵雍]平生不为训解之学,尝曰:‘经意自明,苦人不知耳。屋下盖屋,床下安床,滋惑矣。’”
成语意思称:衡量;薪:柴;爨:烧火煮饭。称了柴草数着米粒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斤斤计较,形容吝啬或贫穷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称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
成语意思称:衡量;薪:柴;爨:烧火煮饭。称了柴草数着米粒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斤斤计较,形容吝啬或贫穷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接疏》:“明者举大略细,不忮不求,故能取威定功,成天平地,岂肯称薪而爨,数粒乃炊,并瑕弃璧。”
成语意思薪:柴;爨:烧火煮饭。称了柴草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不从大处着眼。
成语出处《淮南子·泰族训》:“称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
成语意思犹言椎胸顿足。形容人悲痛、悔恨等时的情状。
成语出处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三折:“蚩蚩蚩碎俺姻缘簿,忽刺八掘断俺前程路,空没乱椎胸跌足,揉腮瞪目。”
成语意思粗:粗疏。形容做事不细心;不谨慎;马马虎虎。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忽然灵机一动,心中悟将过来:‘这是我粗心大意。我若不进去,他怎得出来?’”
成语意思粗:粗疏;气:人的精神状态。指做事不细心,随便马虎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读书法》:“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终骨方见髓,使粗心大气不得。”
成语意思残:残害;贤:有才德的人。残害有才德善良的人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2回:“而操遂承资跋扈,恣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
成语意思刺心并深入骨髓。形容刻毒得使人难以忍受
成语出处宋文茂《李班长学文化》:“秀英见祝怀成坐在一边戳心灌髓地说风凉话,怕又挑起事来。”
成语意思称:衡量轻重;薪:柴;量:测量。比喻持家节俭或过于吝啬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安老爷虽是研究铸史的通品,却是个称薪量水的外行。”
成语意思谓悲痛至极。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参军高梅庵》:“三十年生死之交,一旦遂成永隔,刺心裂肝,痛何可言。”
成语意思愁绪:忧愁的心绪。麻:乱麻。忧愁的思虑像乱麻一样。形容烦愁之极。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平妖传》第三回:“心儿里愁绪如麻,把个活动动的人儿,都困做了笼中之鸟。”
成语意思原指伍春秋时子胥于吴市吹箫向人乞讨。后指沿街乞讨。
成语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吴市。”
成语意思椎心:捶胸脯;泣血:因哭泣眼睛红肿得像流出血似的。用拳头捶打着胸脯;眼睛因哭泣而红肿;像要流出血一样。形容极度悲恸。
成语出处汉 李陵《答苏武书》:“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成语意思摧:折。剖:划开。心肝断裂剖开。比喻极度悲伤和痛苦。
成语出处晋·潘岳《为任子咸妻作孤女泽兰哀辞》:“耳存遗响,目想余颜,寝度伏枕,摧心剖肝。”
成语意思摧:折,伤。心肝断裂剖开。比喻极度悲伤和痛苦
成语出处宋·苏轼《祭柳仲远文》:“讣来逾年,一恸海徼,摧胸破肝,痛我令妹。”
成语意思鸱鸮:猫头鹰一类的鸟,比喻小人。鸱鸮卖弄口舌。比喻小人拨弄是非,得以逞强。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枉了你扬威耀武,尽忠竭节,定国安邦,偏容他鸱鸮弄舌,乌鸦展翅,强配鸾凰。
成语意思听到床下蚂蚁动,误以为牛在相斗。形容体衰耳聪,极度过敏。
成语出处《晋书·殷仲堪传》:“仲堪父尝患耳聪,闻床下蚁动,谓之牛斗。”
成语意思馋:嘴馋;涎:口水;欲:将要。馋得要往下滴口水。指人嘴馋,形容人眼红
成语出处宋·苏轼《将之湖州莘老》:“顾渚茶芽白于齿,梅溪木瓜红胜颊。吴儿脍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垂。”
成语意思讨好地强装笑脸,缩敛肩膀。形容阿谀逢迎的丑态。
成语出处《初刻折案惊奇》卷十三:“那些人贪他是出钱施主,当面只是甜言蜜语,谄笑胁肩,赚他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