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扶:帮助;持:握,把握;颠:倒,倾倒。指挽回处于危难中的国家或人。
成语出处唐 杜光庭《虬髯客传》:“素骄贵,末年愈甚,无复知所负荷,扶危持颠。”
成语意思直:同“值”。一分钱一文钱也不值。形容没有任何价值。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八:“有人赞叹此事,如虎带角;有人轻毁此事,一文不值,一等是恁么事,因什么毁赞不是。”
成语意思形容毫无价值
成语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漳州保福院从展禅师》:“有人赞叹此事如虎戴角;有人轻毁此事分文不值。”
成语意思丝毫没有短少
成语出处施蛰存《牛奶》:“柳先生虽然每到月底总付清了钱,分文不少,可惜他的洋派太大。”
成语意思古代祭文中的套语,指请享用祭品吧
成语出处唐·陈子昂《祭韦府君文》:“呜呼哀哉,伏维尚飨。”
成语意思双:成双地;至:到来。幸运的事情不会接连而来。
成语出处汉 刘向《说苑 权谋》:“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者也。”
成语意思旧时指宽大处理罪犯。
成语出处明 李清《三垣笔记 附识中》:“其驰驱通义一带,亦不无微劳可悯。乞皇上法外施仁,俯从部议。”
成语意思全:完备,齐全。有福的事不可能十全十美没有缺陷
成语出处宋·陈亮《祭钱伯同母硕人文》:“子心罔极,福无十全。登进方隆,忍此弃捐。”
成语意思降:降临。福不会接连而来,祸灾却会接踵而至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5回:“这才是福无双降,祸不单行。我才脱了天条死难……又撞着这般恶魔,他来害我!”
成语意思奉:信奉;神明:神灵的总称。像对待神灵那样崇奉。形容对某人或事物极其尊重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2回:“此是僧尼诱人上门之语,而愚夫愚妇无知,莫不奉为神明。”
成语意思施:施行,给予。超越法律而给予恩惠。指宽大处理,免施刑罚
成语出处清·梁章钜《归田琐记·鳌拜》:“仍照皇祖所降谕旨,给予一等男爵,世袭罔替,已足以示国家法外施恩,旧勋之意矣。”
成语意思文:文治;任:任用;武:武力。废掉文治,任用武力。指轻文重武。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仍废文任武,缀甲历兵,效胜于战场。”
成语意思挥笔疾书。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 唐书 卢程传》:“承业之曰:公称文士,即合飞文染翰,以济霸国,尝命草辞,自陈短拙,及留职务,又以为辞,公所能者何也。”
成语意思华丽而空泛的言词。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
成语意思方外:世外。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等出家人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你究竟是方外人。岂有个才明保了的就撤省的道理呢?”
成语意思莫:没有;属:隶属。除我以外不能属于任何人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以为非我莫属也。”
成语意思拆除房屋以求捕得狸猫。比喻因小失大。
成语出处《淮南子 说山训》:“坏塘以取龟,发屋而求狸,掘室而求鼠,割唇而治龋,桀跖之徒,君子不与。”
成语意思虑:考虑,思虑。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头的时候,就加以防止,并考虑长远的计策。
成语出处唐·郑亚《唐丞相太尉卫国公李德裕会昌一品制集序》:“由是洞启宸衷,大破群议,运筹制胜,举无遗策,防微虑远。”
成语意思废物:无用的东西。让没有用的东西发挥它的作用
成语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浅识者或当誉为废物利用,而其实乃洪水之祸源,可叹。”
成语意思微:微小。没有风浪
成语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本朝杂记》:“还过大江,风微浪稳,舟楫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