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同“雕肝琢肾”。
成语出处清·许印芳《跋》;“虽极雕肝镂肾,亦终惝恍而无赁。”
成语意思戴:顶着;履:踩着。头顶天脚踩地。指人活在天地之间
成语出处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第六卷:“夫念臣一介庸愚,遭逢圣代,荷两朝之恩遇,浃体沦肌;际累世之昌隆,戴高履厚。”
成语意思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成语出处唐·杜牧《晚晴赋》:“倒冠落佩兮与世阔疏,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隐居者乎。”
成语意思泛指对坏人讲仁慈的糊涂人,比喻不分善恶,滥施仁慈的人
成语出处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讲东郭先生救助中山狼,反而几乎被狼所害的故事。
成语意思指真伪或优劣混杂在一起。
成语出处唐·崔倬《叙石幢事》:“倬自幼学慕习鲁公书法……惜奇高踪堙没,遂命攻治其伤残,补续其次,虽真赝悬越,貂狗相属,且复瞻仰鲁公遗文,昭示于后矣。”
成语意思比喻放下武器认输。
成语出处《续传灯录》:“雪峰三上投子,九到洞山,为什么倒戈卸甲?”
成语意思形容溃逃时的狼狈相。
成语出处《中国民间故事选·铁金刚》:“打得官兵东滚西爬,急忙逃命。”
成语意思达:显贵;宦:官。旧指职位高而声势显赫的官员。
成语出处清 昭槤《啸亭杂录 王树勋》:“蒋子蒲、庞士冠等词垣名流,甘列弟子之位,其余达官显宦为其门人者无算。”
成语意思谓有得道者及仙人的气质神采。
成语出处宋·程珌《喜迁莺·寿薛枢密》词:“道骨仙风,安排顿著,须是人间紫府。”
成语意思干:冒犯;物议:众人的议论。引起众多的议论或引起舆论的不满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9回:“恐怕他摆出老前辈的架子来,那是大干物议的。”
成语意思把结果当成原因,颠倒了因果关系。
成语出处民意《告非难民生主义者》:“曾不问资本所以群趋于都会之故,是所谓倒果为因者耳。”
成语意思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比喻众叛亲离。
成语出处清·黄遵宪《由轮舟抵天津作》诗:“敌国通舟今日事,太仓稊米自家身。”
成语意思指来自敌对国家的侵略骚扰。
成语出处《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成语意思吊:凭吊。凭吊古迹,追忆往昔,对现今状况有所感伤。
成语出处南朝·梁·简文帝《悔赋》:“铺究前史,吊古伤今。”
成语意思像闪电的光;燧石的火那样一闪即过。比喻事物很快消失。也形容速度极快。
成语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雪峰存禅师法嗣 保福从展禅师》:“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构得构不得,未免丧身失命。”
成语意思亦作“断珪缺璧”。喻指片段而珍贵的文字。
成语出处宋·王应麟《困学纪闻·仪礼》:“虽寂寥片言,断圭碎璧,犹可宝也。”
成语意思指土地广阔,人民众多
成语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国虽然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国家,虽然是一个地广人众、历史悠久而富于革命传统和优秀遗产的国家。”
成语意思见“地广人稀”。
成语出处《史记·货殖列传》:“楚越之地,地广人希。”
成语意思达观:指一切听其自然或看得开;命:命运;知命:指知天命。指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任凭命运摆布,无所烦恼。
成语出处茅盾《幻灭》十四:“达观知命的思想,暂时引渡静离开了苦闷的荆棘。天快亮时,她也沉沉入睡了。”
成语意思多故:多变乱多患难;秋:指某个时期。指多事故多患难的时期。
成语出处《金史·宣宗季下》:“今多故之秋,人才难得,朕欲除大罪外,徙刑追配有武艺善掌兵者,量才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