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指从旁鼓吹、协助。
成语出处鲁迅《集外集 序言》:“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些热闹。”
成语意思单步:徒步;笈:书箱。形容不怕辛苦个人独自背着书箱去求学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邴原传》:“单步负笈,苦身持力。”
成语意思抵:按住;扼:掐住。按住脊背,掐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之地。
成语出处唐太宗李世民《赐诏》:“抵背扼喉,塞其归路。”
成语意思颓垣:倒了的矮墙。坍塌的墙壁,残毁的矮墙。形容残败的景象。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8回:“抬头一看,只见断壁颓垣,荒凉满目,看那光景是被火烧的。”
成语意思比喻志趣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成语意思谓四处,到处。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题画》:“地北天南蓬转,巫云楚雨丝牵。”
成语意思独步:独一无二,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戴良》:“我若仲尼长东鲁,大禹出西羌,独步天下,谁与为偶!”
成语意思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成语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参寥》:“爱其诗,读不舍手;属其谈,挽不听去。”
成语意思时:时宜,时机。行动不失时机。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
成语出处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机。”
成语意思土地崩裂,山岭倒塌。多形容巨大变故。
成语出处唐 李白《蜀道难》:“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成语意思薄:轻微。德行不足,责任重大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坐上与杜微书》:“德薄任重,惨惨忧虑。”
成语意思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成语出处《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真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成语意思椽:放在檩子上架着屋顶的木条。象椽子那样大的笔。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成语出处《晋书 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
成语意思能很流利地把书本、诗文或资料倒转过来背。形容读得滚瓜烂熟。
成语出处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 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经读得来倒背如流了。”
成语意思端:端正,清理;本:根本;源:根源。指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成语出处宋·朱熹《答龚参政书》:“端本清源,立经陈纪,使阴邪退听。”
成语意思杜绝弊端,廓清来源。
成语出处清·林则徐《烧毁匪船以断英船接济折》:“臣等仍多派妥干员弁,于各口加倍严查,终期杜弊清源。”
成语意思表示抱歉的客套话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30回:“明明雯青为自己而死,自己实在对不起雯青,人非木石,岂能漠然!”
成语意思调动军队;派遣将领;或是调动、安排人力。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
成语意思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成语出处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澹漠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成语意思刀笔:古时在竹简上用刀削改字。指代办文书的小吏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