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润:滋益,有利。对人民对国家都有好处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二折:“蜘蛛有丝,损人利己;蚕腹有丝,于民润国。”
成语意思忧:忧患。与人民共忧患
成语出处宋·苏舜钦《诣匦疏》:“岂上位务在镇静,不须与民同忧也?”
成语意思堂堂:庄重大方。一副庄重大方的相貌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鸣凤记·陆姑救易》:“我见他一貌堂堂,必然高贵。”
成语意思谓使人民的思想风俗齐同。
成语出处语出《晏子春秋·问上十八》:“古者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故明王修道,一民同俗。”
成语意思谓同门兄弟。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三回:“他是我一门同气,我怎么不与他出力辨明冤枉。”
成语意思谓出于同源。指同胞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
成语出处《醒世姻缘传》引起:“兄弟本是合爹共娘生的,不过分了个先后,原是一脉同气的。”
成语意思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成语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庄暴见孟子》:“今王四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成语意思钵:和尚吃东西用的器具。原指僧徒化缘。比喻挨家乞讨。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你若借了这事向亲友各家不问交谊一概的沿门托钵摇尾乞怜起来就大不是我的意思了。”
成语意思沐:洗头;捉:用手攥住。洗一次头要停顿三次。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成语意思君王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故尧舜与民偕乐,以仁德化天下。”
成语意思指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坏人。
成语出处《明史·杨涟传》:“何为受制幺麽小丑,令中外大小惴惴莫必其命?”
成语意思指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坏人。
成语出处清·梁启超《新民说·论尚武》:“然极韩、岳、张、吴诸武臣之力,卒不能制幺么小丑兀术之横行。”
成语意思单方面所说的假话
成语出处《三国志通俗演义·姜维避祸屯田计》:“明公休听外人一面虚词,欲杀某也。”
成语意思指微不足道的坏人。
成语出处清 梁启超《新民说 论尚武》:“然极韩、岳、张、吴诸武臣之力,卒不能制幺幺小丑兀术之横行。”
成语意思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
成语出处《洪湖赤卫队》第三场:“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
成语意思名声被埋没,没人知道
成语出处《晋书·羊祜传》:“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望远,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
成语意思犹一目十行。
成语出处《辽史·杨遵勖传》:“天下之事,丛于枢府,簿书填委。遵勖一目五行俱下,判决如流。”
成语意思湮没:埋没。名声被埋没;不为人知道。
成语出处《晋书 羊祜传》:“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望远,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没无闻,使人悲伤。”
成语意思谓延续家世的后代。人死,后嗣须常上香祭扫,故云。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正因为姐姐你在黑风岗能仁寺救了他儿子性命,保了他安家一脉香烟,因此我公婆以德报德,也想续你何家一脉香烟。”
成语意思缘:顺着;木:树;希:希求。沿着树干爬上树去捉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劳而无功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举传》:“陛下所行,但务其华,不寻其实,犹缘木希鱼,却行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