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兜:围绕,引申为包括;肚:指动物的胃。包括肚子连同肠子。比喻全部东西一起处理。
成语出处鲁迅《狂人日记》:“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道是鱼是人,便把他兜肚连肠的吐出。”
成语意思比喻说话厉害
成语出处古立高《隆冬》:“口尖舌利,刀刀见血,把人们的火都拱起来了。”
成语意思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成语意思寺:寺庙。指躲避一时,但终究不能根本逃避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4回:“你不愿慌,‘躲得和尚躲不得寺’。我自然有个料理。”
成语意思大地高山剧烈的摇动。形容地震;也形容洪亮的声音和剧烈的动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成语出处宋 欧阳修《论修河第一状》:“臣恐地动山摇,灾祸自此而始。”
成语意思泛指人因跌、打、磕、碰等原因而受的伤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9回:“老夫于歧黄虽不深知,向来祖上传有济世良方,凡跌打损伤,立时起死回生。”
成语意思指人长得结实粗壮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2章:“起先她认不出来这个敦敦实实的青年是谁,但觉得有点面熟。”
成语意思抖抖簌簌,因害怕等而身体颤抖
成语出处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他抓住了他的手,也说不出的喜欢,抖抖索索地叫道:‘啊!是你,老胡泰呀!’”
成语意思或多或少
成语出处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二回:“好生趋趋跄跄的,你争我夺,多多少少得些,哄的一声,又到那一边,仍旧募化去了。”
成语意思躲避闪开,以免遇到某些情况。亦形容遮遮盖盖,支支吾吾,不坦率,不直爽。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九回:“三人于是躲躲闪闪,联步而行。一面走著,看那国人都是端方大雅;再看自己,只觉无穷丑态。”
成语意思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指善恶不明或故意歪曲事实。
成语出处唐 韩愈《唐太学博士施先生墓志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成语意思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迅速。形容对问话的内容熟悉;反应敏捷;口才极好。
成语出处唐 黄滔《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和尚盖行高而言寡,是日对答如流。”
成语意思人心:即民心。指受百姓热烈拥护。
成语出处《魏书·昭成子孙传》:“太祖命督屯田于河北,自五原至棝杨塞外,分家稼,大得人心。”
成语意思行走不稳的样子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指真实的,毫无疑问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他还是的的确确的一位候补县太爷呢,还是个老班子,不然,早就补了缺了。”
成语意思形容声音低微细小
成语出处清·林觉民《与妻书》:“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
成语意思比喻本领十分高强。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12回:“以为天地间最可宝贵的是两种人物,都是有龙跳虎踞的精神,颠倒乾坤的手段,你道是什么呢?”
成语意思不连续的,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4回:“只见水面上或一朵,或两瓣,断断续续,皆有桃花。”
成语意思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成语出处鲁迅《书信集 致罗清桢》:“我是主张青年发表作品,要‘胆大心细’的,因为心若不细,便容易走入草率的路。”
成语意思指大小人物或事物等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小人只认的大郎一个养家经纪人,且是在街上做些买卖,大大小小,不曾恶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