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已进了一步,还要向前进一步。比喻野心大,贪心永不满足。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六回:“自北宁失败后,法人得步进步,海疆处处戒严。”
成语意思绷:包扎。接生婆把初生婴儿裹倒了。比喻一向做惯了的事因一时疏忽而弄错了。
成语出处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七卷:“晏公闻而笑曰:‘苗君竟倒绷孩儿矣。’”
成语意思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
成语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成语意思指从旁鼓吹、协助。
成语出处鲁迅《集外集 序言》:“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些热闹。”
成语意思指吃了败仗慌张逃跑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9回:“斗了多时,李孝逸被余承志一枪刺在腿上,大败而逃。”
成语意思抵:按住;扼:掐住。按住脊背,掐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之地。
成语出处唐太宗李世民《赐诏》:“抵背扼喉,塞其归路。”
成语意思薄:轻微;望:名望,声望。品德低下,名望轻微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颓垣:倒了的矮墙。坍塌的墙壁,残毁的矮墙。形容残败的景象。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8回:“抬头一看,只见断壁颓垣,荒凉满目,看那光景是被火烧的。”
成语意思遗:丢失的东西。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很好。也作“路不拾遗”。
成语出处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成语意思遗:遗失的东西;户:门。东西丢在路上没有人拾走,夜里睡觉都不需要关门防盗。形容社会风气好
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西汉·戴圣《礼记·礼运》:“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成语意思能很流利地把书本、诗文或资料倒转过来背。形容读得滚瓜烂熟。
成语出处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 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经读得来倒背如流了。”
成语意思表示抱歉的客套话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30回:“明明雯青为自己而死,自己实在对不起雯青,人非木石,岂能漠然!”
成语意思调动军队;派遣将领;或是调动、安排人力。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
成语意思鲜:少。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成语出处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成语意思大白:彻底明白,完全清楚;天下:全国。使全国的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9回:“吾辈救国护法之初衷,将无以大白于天下,而佥壬假借,得以自便私图。”
成语意思霸占一个地方(多指坏人)。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临安里钱婆留发迹》:“钱王生于乱世,独霸一方,做了十四州之主。”
成语意思挥:挥写。形容善于写作者运笔神速或任意签字、涂改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3回:“老贼看了,连说:‘妥当结实,就劳贤契大笔一挥。”
成语意思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
成语出处明·高濂《玉簪记·依亲》:“骤然起兵戈,扰攘。卷尘飞,东奔西撞,娇儿拆散知何往?”
成语意思到处奔跑。形容四处奔忙或为某个目的而四下活动。也形容到处逃窜。走:跑。
成语出处元 魏初《沁园春 留别张周卿韵》:“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遥望神州,故人千里。”
成语意思同“东逃西窜”。
成语出处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打过多少次败仗,东奔西逃,最后决定了与汉家和好的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