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璧:宝玉。身藏宝玉,因此获罪。比喻有才能而遭忌妒、迫害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华歆传》:“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愿宾客为之计。”
成语意思旱魃:传说中能引起旱灾的怪物。指发生旱灾
成语出处明·归有光《论三区赋役水利书》:“又今旱魃为灾,濒河人迹所至之处,禾稼仅有存者。”
成语意思见“回肠九转”。
成语出处欧阳予倩《梁红玉》第三场:“思既往想将来回肠百转,大丈夫处乱世,要力任艰难。”
成语意思见“闳大不经”。
成语出处章炳麟《訄书·平等难》:“揉曲木者,不得不过其直,恣言至其极,则以为鷇卵毛鳞,皆有佛性,其冥极亦与人等。此特其左证之义,觊以齐一四类,而闳侈不经,以至于滥,有牛鼎之意焉。”
成语意思愎:倔强;自用:主观臆断。凶狠顽固,独断专行
成语出处《明史·陆粲传》:“璁狠愎自用,执拗多私。”
成语意思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放肆地大吃大喝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好:喜欢;贪图;懒:怠惰。指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成语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为女妇人家,好吃懒做,嘴大舌长,招是惹非,不打他,打狗不成!”
成语意思好象肠子在旋转。形容内心痛苦焦虑已极。
成语出处《柳荫记》:“难坏人这阵无计想,好叫人回肠九转无主张。”
成语意思喻坏人互相呼应。
成语出处宋·王禹偁《杜伏威传赞序》:“由是世充、建德、黑闼、武周之辈,狐唱枭和,蝟芒而来。”
成语意思肠回转,气伤断。形容内心伤感
成语出处战国 楚 宋玉《神女赋》:“徊肠伤气,颠倒失据。”
成语意思评论他人的好坏是非。
成语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五回:“起初还恐怕雌鬼要话长说短,遮遮掩掩的瞒着他。”
成语意思比喻只许在限定的范围内活动。同“画地为牢”。
成语出处清 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诗之有皎然、虞伯生,经义之有茅鹿门、汤宾尹、袁了凡,皆画地成牢以陷人者,有死法也。”
成语意思指以嘘声来嘲弄或攻击。也指表示不赞同或不满意的叫声
成语出处艾煊《大江风雷》第五部:“赵长青在鼻子里哼了一声,用喝倒彩的腔调,从咬紧的齿缝里说:‘好啊。’”
成语意思博大而不寻常。闳:宏大。经:寻常。
成语出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馀万言。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
成语意思见“横冲直撞”。
成语出处沙汀《困兽记》三:“他有一种脾气,凡事只需听凭感情横冲直闯一阵……丝毫不管他所说的做的是不妥当。”
成语意思原意是财物不仔细保管,招致别人来偷盗;女子打扮得十分妖艳,也是引诱别人来调戏。现指引诱人做奸淫盗窃的事。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成语意思比喻凶恶狡黠之辈。
成语出处明 康海《中山狼》第二折:“谁曾见这锦囊诗袋,却遮藏的虎党狐侪,只您这眉前眼后谁瞒过。道不的露尾藏头,怎撒乖,没处安排。”
成语意思比喻喜欢别人吹捧,喜欢听奉承讨好的话语。
成语出处《北史·熊安生传》:“宗道晖好著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
成语意思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成语出处宋 叶适《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中材解体,销声灭影,秽德垢行,以避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