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同“隔靴搔痒”。
成语出处《续景德传灯录·安德子胜禅师》:“若也扬眉瞬目,又是鬼弄精魂,更或拈拂敲床,大似隔靴抓痒。”
成语意思比喻坏人之间互相攻击
成语出处曹禺《自己费力找到真理》:“至于潘经理与李石清的狗咬狗,应该是比较好处理的戏,只要注意让他们‘咬’得很真实就行。”
成语意思虚假不实的话。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侯景]衅暴恶盈,侧首无托,以金陵逋逃之薮,江南流寓之地,甘辞卑礼,进孰图身,诡言浮说,抑可知矣。”
成语意思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成语出处明 刘炳《鄱城归舟》诗:“弓影浮杯疑老病,鸡声牵梦动离愁。”
成语意思犹言恶贯满盈。
成语出处《隋书·炀帝纪下》:“土崩鱼烂,贯盈恶稔,普天之下,莫非仇雠,左右之人,皆为敌国。”
成语意思指有意为难别人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28章:“他明知道这个可恶的老头子在故意刁难人,既不能发火现原形,又不知怎么回答好。”
成语意思同“沽名钓誉”。
成语出处《“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实录》:“并非沽誉钓名,不过稍尽棉力。”
成语意思指堂皇典雅的应试文字。袭用固定格式而内容空虚的文章
成语出处宋·李昂英《示几用许广文韵》:“官样词章惟典雅,心腔理义要深几。”
成语意思苟延:苟且延续;残息:临死前残存的喘息。指勉强维持生命。
成语出处宋 朱熹《乞追还待制职名……》:“方敢冒昧,今虽苟延残息,终是不堪异日使令。”
成语意思见“鬼蜮伎俩”。
成语出处鲁迅《华盖集续编·并非闲话(三)》:“古人常说‘鬼蜮技俩’,其实世间何尝真有鬼蜮,那所指点的,不过是这类东西罢了。”
成语意思蜮:传说中一种能含沙影来害人的怪物;鬼蜮:指阴险害人的人;伎俩:卑劣的手段。比喻居心不良、暗中伤人的卑劣手段。
成语出处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妖妇进资甚巨,而贪婪无厌,鬼蜮伎俩,愈出愈奇,真有令人发指者。”
成语意思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种姿态。对着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种姿态。形容卖弄身形,自我欣赏。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二姊葛氏,为人狡黠善辨,顾影弄姿,貌不及江城,而悍妒忌与埒。姊妹相逢无他语,惟各以阃威自鸣得意。”
成语意思同“沽名卖直”。
成语出处《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若方其争论新法之际,便行窜黜,谓之立异好胜,谓之沽誉买直,谓之非上所建立,谓之不能体国,谓之不遵禀处分,言章交攻,命令切责,亦不能成其美矣。”
成语意思甘:甜,甜言蜜语。指甜美动听的阿谀奉承话
成语出处明·宗臣《报刘一丈书》:“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成语意思比喻眼光势利
成语出处张爱玲《小艾》:“我就恨他们狗眼看人低,那口气实在咽不下。”
成语意思比喻眼光势力。
成语出处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七回:“这当儿店小二三脚并两脚赶了进来,一副狗眼看人低的神态拉着胡狲的手就要往外赶。”
成语意思比喻为人做事像变戏法,各自有其灵巧奥妙的变化
成语出处《上饶集中营·炼狱杂记》:“个别谈话……或先软后硬,或先硬后软,或忽硬忽软,各有巧妙不同。”
成语意思光阴:时间;虚:空。时光白白度过
成语出处湘剧《思凡》:“惟有那布袋笑呵呵,他笑我光阴虚度青春蹉。”
成语意思原指官场上有固定套式的例行公文。现比喻徒具形式;摆摆样子;没有实际内容的文章、言词或做法。
成语出处明 沈鲸《双珠记 风鉴通神》:“~大手笔,衙官屈宋谁能匹。冀得鸿胪第一传,平地雷轰声霹雳。”
成语意思指堂皇典雅的应试文字。袭用固定格式而内容空虚的文章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59回:“但也只是官样文书,掩人耳目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