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起到耳朵、眼睛、手臂的作用。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也比喻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成语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然耳目股肱,寄于卿辈……事有不安,可极言勿隐。”
成语意思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成语意思蛾眉:细长的眉毛;蹙:皱;凤眼:长而大的双眼皮眼睛。形容美女发怒的面容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2回:“晴雯听了,果然气的蛾眉倒蹙,凤眼圆睁,即时就叫坠儿。”
成语意思饵:引诱;钓:诱取;禄:官吏的俸禄。指谋取官位和俸禄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因平素深恶,说这原非圣贤制撰,焉能阐发圣贤之奥,不过是后人饵名钓禄之阶。”
成语意思遏:阻止;密:寂静。各种乐器停止演奏,乐声寂静。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
成语出处《尚书 舜曲》:“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成语意思恩荣:恩惠荣宠。济:调济。恩惠与荣耀两种手段一起施行。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著矣。”
成语意思枕藉:交叠而卧。饿死的人纵横交叠,形容饥荒之年的悲惨景象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2回:“那个庄上不饿殍枕藉。”
成语意思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成语出处汉·仲长统《昌言·损益篇》:“坐视战士之蔬菜,立望饿殍之满道,如之何为君行此政也。”
成语意思莩:饿死的人。到处是饿死的人。形容人民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
成语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成语意思债:欠帐。父母对子女所承担的教养婚嫁的义务
成语出处元 高明《琵琶记 丞相教女》:“愿相公早毕儿女之债。”
成语意思特指男女之间缠绵的恋情。亦作“儿女私情”。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2卷:“孩儿今已离尘奉道,岂复有儿女之情。”
成语意思婀娜:轻盈柔美;妩媚:姿态美好。轻盈柔美的姿态
成语出处曹靖华《小跋》:“一串串盛开的藤花,满吊枝头,迎风摇曳,婀娜妩媚。”
成语意思年轻男女的柔情。亦指感情丰富、助人为乐的心性。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殊不知有了英雄至情,才成就得儿女心肠。”
成语意思指男女或家人之间的恩爱感情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成语意思指两家儿女结为婚姻的亲戚关系
成语出处《花月痕》第52回:“历有数年,便发起财,也娶了亲,与秃头做个儿女亲家。”
成语意思指男女相爱的感情多,胸怀大局的气概少。比喻文艺作品中男欢女爱多,社会斗争题材少
成语出处南朝 梁 钟嵘《诗品 晋司空张华》:“虽名高曩代,而疏亮之士,犹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成语意思指男女相爱的感情丰富
成语出处唐 卢照邻《五悲文 悲穷通》:“项羽帐中之饮,荆卿易水之歌,何壮夫之懦节,伊儿女之情多。”
成语意思同“额手称庆”。
成语出处《野叟曝言》第五七回:“须臾,任公等喜孜孜的陆续了出来,诉说所以,没一个不咋舌惊叹,如醉如梦,额手称颂,欣喜欲狂。”
成语意思恶事:坏事,丑事。形容败坏名誉的事很容易传开来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居,都知得了,只瞒着武大一个不知。”
成语意思磨:折磨。指狠毒的人自然会有更狠毒的人来折磨他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八卷:“好人还遇好人救,恶人自有恶人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