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撮土:用手把土聚拢成堆。指旧时迷信的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炉,烧香敬神。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四回:“三藏……急忙撮土焚香,望东恳恳礼拜。”
成语意思见“冲冠怒发”。
成语出处唐·元稹《观兵部马射赋》:“凡献艺者,岂自疑于无必。冲冠发怒,扬鞭气逸,引满雷砰,腾凌飙疾,皆穷百中之妙,尽由一孔而出,乃知来者之艺,盖亦前人之匹。”
成语意思妨:妨害。自恃才能广博,有时反而害了自己。元·周文质《斗鹌鹑·自悟》套曲:“看了些英雄休争闲气,为功名将命亏……常言道才广妨身,官高害已。”
成语出处元·周文质《斗鹌鹑·自悟》套曲:“看了些英雄休争闲气,为功名将命亏……常言道才广妨身,官高害已。”
成语意思喻失物复得。
成语出处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此图久已失去,乱后,里人于灰烬中得之,复归其家……楚弓复得,颇非偶然。”
成语意思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使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成语出处《尚书·武成》:“谆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成语意思指世代连续做官。
成语出处明·宋濂《故东吴先生吴公墓碣铭》:“予闻世之右族,重珪叠组者有之矣,索其家学相仍数世而弗坠,十百之中或一二见焉。”
成语意思长歌:放声歌咏,借指写诗文。用放声歌咏来代替痛哭泣,借以抒发胸中的悲愤
成语出处清·秋瑾《挽故人陈阙生》序:“手挽一章,亦长歌代哭之意。”
成语意思形容作战勇敢。
成语出处元 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三折:“统雄兵劈面相持,驱貔虎扯鼓夺旗。”
成语意思长歌:放声歌咏;引申为写诗文;当:当作。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指用诗文抒发胸中悲愤的感情。也作“长歌代哭”。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
成语意思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郤正传》:“动若重规,静若迭矩。”
成语意思炫耀奇异。
成语出处明·方孝孺《息耕亭记》:“尚修其辞,逞怪披奇,穷精备思,遐观千载,竟亦何裨,此谓名劳。”
成语意思光:光辉;璞:玉石毛料。比喻挑选人才
成语出处汉·荀爽《与郭叔都书》:“盐车之骥,自非伯乐,无以显名,采光剖璞,以独见宝,实为足下利之。”
成语意思蟾宫:指月宫。科举时代比喻应试及第
成语出处明·谢谠《四喜记·乡荐荣欢》:“蟾宫扳桂折高枝,书香还有继,天道岂无知。”
成语意思垢、污:肮脏的东西;纳:容纳。比喻包容坏人坏事。也比喻居上位者有容人之量;能够容忍有损自己的言行。也作“藏污纳垢”。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成语意思出丑,丢脸。
成语出处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下:“已恁地出乖弄丑,泼水再难收。”
成语意思形容极为愤怒。
成语出处《旧唐书·郑畋传》:“而畋冲冠怒发,投袂冶兵,罗剑戟于樽前,练貔貅于阃外。”
成语意思泛指南方的管弦乐器。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燕台·冬》诗:“楚管蛮弦愁一概,空城舞罢腰支在。”
成语意思攻:坚固精致;同:齐聚。战车坚固,战马整齐。形容军容极盛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车攻》:“我车既攻,我马既同。”
成语意思明媚:鲜艳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成语出处元 宋方壶《斗鹌鹑 踏青》套曲:“时遇着春光明媚,人贺丰年,民乐雍熙。”
成语意思柳枝泛绿,透露了春天带来的信息。喻指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露出来
成语出处唐 杜甫《腊日》:“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