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铸:铸造。用黄金铸造人像。表示对某人的敬仰或纪念。
成语出处《国语·越语下》:“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王命金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
成语意思犹言后起之秀。
成语出处《宋书·张畅传》:“畅少与从兄敷、演、敬齐名,为后进之秀。”
成语意思疆:境界,边界。按照已确定下来的区域驻守。比喻树立门户或固守门户之见
成语出处孙中山《和平统一之通电》:“在统一未成之前,四派各画疆自守……先守和平之约,以企统一之成。”
成语意思指气概、胆识、能力都杰出的人物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7回:“家住浔阳江浦上,最称豪杰英雄。”
成语意思比喻事物坏到极点,不可收拾。
成语出处清·王夫之《读通监论·晋武帝》:“孰如近在汾晋之间,使我不轨之士民,教猱伥虎,河决鱼烂于腹心乎?”
成语意思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同“画虎不成反类狗”。
成语出处《后汉书 儒林传上 孔僖》:“[僖与崔駰]同游太学,习《春秋》。因读吴王夫差时事,僖废书叹曰:‘若是,所谓画龙不成反为狗者。’”
成语意思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喻天地广阔,征程遥远。
成语出处唐·刘氏瑶《杂曲歌辞·暗别离》:“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高不知处。”
成语意思餬:通“糊”;餬口:寄食。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餬其口于四方。”
成语意思窟:洞穴。比喻极其危险的地方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7回:“不是宋江来和这人厮见,有分教,江州城里,翻为虎窟狼窝。”
成语意思阔:宽广。大海辽阔随鱼跳跃,天空空旷任鸟飞翔。形容无牵无挂,自由自在。比喻可充分施展抱负
成语出处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引《古今诗话》:“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成语意思粉:脂粉。花香林脂粉阵。比喻成群的美女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排列着花林粉阵。”
成语意思在鸡蛋、薪木上雕画图形。是古代富豪生活穷奢极侈的一种表现。
成语出处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法云寺》:“晋室石崇乃是庶姓,犹能雉头狐腋,画卵雕薪,况我大魏天王,不为华侈?”
成语意思同“贿赂公行”。
成语出处宋·刘攽、刘恕等《〈魏书〉目录序》:“不贵礼义,故士无风节;货赂大行,故俗尚倾夺。”
成语意思比喻新生的事物推动或替换陈旧的事物,不断前进。
成语出处宋 文珦《过苕溪》诗:“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
成语意思话里藏着哑谜儿。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三七回:“宋江不晓得梢公话里藏阄,在船舱里悄悄的和两个公人说:‘也难得这个梢公救了我们三个性命。’”
成语意思雷声隆隆,电光闪闪。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2回:“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真切。”
成语意思禄:俸禄。泛指职位高,待遇优。
成语出处《荀子 议兵》:“是高爵丰禄之所加也,荣孰大焉。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
成语意思蔑:无。不顾廉耻
成语出处明·方孝孺《官政》:“而令不信于下,知不为众之所与也,则益不自重,而为毁廉蔑耻之行。”
成语意思略:指传说中黄石公所撰的《三略》。韬:指《六韬》。《三略》、《六韬》是古代兵书。泛指兵书、兵法,也指兵家权谋。
成语出处明·刘基《悲杭城》诗:“一朝奔迸各西东,玉斝金杯散蓬荜。清都太微天听高,虎略龙韬缄石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