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称:衡量轻重;薪:柴;量:测量。比喻持家节俭或过于吝啬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安老爷虽是研究铸史的通品,却是个称薪量水的外行。”
成语意思形容用尽心思,费尽口舌。
成语出处唐 沈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如使恢宏博大之士,裁心镂舌,比辞而道,安可见乎?”
成语意思走在野草里,睡在露天下。形容走远路的人艰苦和匆忙的情形。
成语出处《晋书 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成语意思熙:光明;洽:谐和。指国家接连几代太平安乐。
成语出处汉·班固《东都赋》:“至乎永平之际,重熙而累洽。”张铣注:‘熙:光明也。洽:合也;言光武既明,而明帝继之,故曰重熙累洽。”
成语意思见“摧枯拉朽”。
成语出处清·昭槤《啸亭杂录·江阴口谈之诬》:“国初豫通王下江南时,所至摧朽拉枯,无不立下。”
成语意思谓悲痛至极。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参军高梅庵》:“三十年生死之交,一旦遂成永隔,刺心裂肝,痛何可言。”
成语意思头戴星光,脚踏草地。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
成语出处晋·葛洪《自叙》:“饥寒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袭。”
成语意思满足心意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5卷:“若得如此,亡魂俱称心快意了。”
成语意思摧陷:摧毁;廓清:肃清。攻破敌阵,肃清残敌。比喻写文章打破陈规。
成语出处唐 李汉《序》:“先生于文,摧陷廓清之功,比于武事,可谓雄伟不常者也。”
成语意思仓:仓库;箱:柜子;期:期待。丰收大有希望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
成语意思乘:趁;虚:空虚;惊:惊吓。趁敌人空虚可以恐吓他
成语出处《投笔肤谈·达权》:“乘分可图,乘虚可惊,乘敌可取。”
成语意思①谓感念至深。②亦作“刺心切骨”。内心极其悲愤。
成语出处清·陈确《答恽促升书》:“遵教及此,直是刺心刻骨,弟诚多言矣。”
成语意思传:传送,传递;檄:讨敌文书;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纸文书,就可以降服敌方。指不战而使对方归顺
成语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传檄可定,极言敌之易破;迎刃而解,甚言事之易为。”
成语意思诚:真心实意。形容对人十分真诚有礼貌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下西洋》第三折:“你道是诚心敬意亲呈进,俺那里知重知轻在您行。”
成语意思才能和学问都优秀。
成语出处《隋唐演义》第三六回:“恐翰林院草来不称朕意,思卿才学兼优,必有妙论,故召卿来,为朕草一诏。”
成语意思“沉”同“沉”。犹言心平气和。
成语出处瞿秋白《文艺杂著·荒漠里》:“我走着不敢说疲乏,我忍着不敢说饥渴;且沉心静气的听,听荒漠里的天籁。”
成语意思完全合乎心意。亦作“称心如意。”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俗语说,‘老健春寒秋后热’,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趁心如意呢。”
成语意思犹言称心如意。
成语出处钱锺书《写在人生边上·魔鬼夜访钱锤书先生》:“反过来说,作自传的人往往并无自己可传,就逞心如意地描摹出自己老婆、儿子都认不得的形象。”
成语意思称:符合;称心:符合心愿。完全符合心意。
成语出处宋 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成语意思秀:优异。微:卑微,低微。指才能优异而地位卑微。
成语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