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指到处寻找与搜集
成语出处许地山《空山灵雨 补破衣的老妇人》:“我们所为,原就和你一样,东搜西罗,无非是些绸头布尾,只配用来补补破衲袄罢了。”
成语意思犹言声东击西。扬言要攻此方,实际却攻彼方。
成语出处明·李东阳《喻战送李永敷南归》:“子知战乎……神出鬼没,东声西击,变化而无常者,用也。”
成语意思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道山学海功非浅,孔思周情文可传。”
成语意思比喻极其危险和艰难的地方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7卷:“有等恶人,受罪如刀山血海,拔舌油锅……诸般罪孽。”
成语意思闪:侧身急避;躲:躲避。形容四处躲避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1回:“卢俊义挺着朴刀,随后赶去,李逵在林木丛中东闪西躲。”
成语意思见“得心应手”。
成语出处《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成语意思谓避世隐居而抛弃荣华富贵。
成语出处晋·慧远《答何镇南书》:“是故遁世遗荣,反俗而动。”
成语意思犹言低声下气。
成语出处《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陈颜低声哑气答道:‘本县知县相公,在此拜方义士。’”
成语意思形容长途跋涉,旅途艰辛
成语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42回:“且说陈友定从厕中跳墙而逃,恐大路上或有军马追赶,也向东南角上登山逾岭,径寻鹤鸣山一路行走。”
成语意思形容长途跋涉,旅途艰辛。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一百回:“幸亏他登山越岭,跋涉崎岖,去时骑坐,来时驮经,亦甚赖其力也。”
成语意思犹言避世隐居。
成语出处宋·叶適《赵孺人墓铭》:“已而久不合,退居山穷水绝处,慕王霸、梁鸿夫妇,赓《麦秀》、《五噫》之歌,将遁身远迹以自娱佚。”
成语意思颠:晃动;簸:摇荡。点头晃脑
成语出处清·戴珞《滕阴杂记》第二卷:“从今那复容高傲?免不得改稿时颠头簸脑,说堂时垂手呵腰。”
成语意思谓违背天然之性而加添流俗之情。一说,违背天性与真情。倍,通“背”。
成语出处《庄子·养生主》:“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成玄英疏:“言逃遁天理,倍加俗情。”
成语意思颠:晃动;播:通“簸”,摇荡。点头晃脑
成语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19回:“马上说同心,止不住颠头播脑。”
成语意思形容花盛开,竞相逞美。
成语出处明·何景明《二月见梅》诗:“巡檐一笑卿相慰,斗色争妍非尔时。”
成语意思毒手:凶狠的殴打。泛指无情的打击。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 唐书 李袭吉传》:“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铁马,蹂躏于明时。”
成语意思比喻不避艰险。
成语出处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三:“且须散金帛,犒师旅,使闻鼓而蹈汤赴火,闻金而星布云合。”
成语意思对传闻之辞不加去取,盲目轻信。
成语出处清·叶燮《原诗·外篇下》:“村学究道听耳食,窃一言以诧新奇,此等之论是也。”
成语意思道家指神道居处。现喻指名山胜地或非常幽美的环境。
成语出处宋 陈亮《重建紫霄观记》:“道家有所谓洞天福地者,其说不知所从起,往往所在而有。”
成语意思犹言党同伐异。
成语出处唐·张说《府君墓志铭》:“君以律有违经背礼,著《妨难》十九篇,书奏,帝下有司而删定之;官党同妒异,竟寝其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