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约:约定。多次订约,多次背叛。形容毫无信用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和亲》:“反复无信,百约百叛。”
成语意思姑公:婆婆,公公。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成语出处《释名·释首饰》:“不喑不聋,不成姑公。”
成语意思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指长辈要宽宏大量
成语出处《古尊宿语录·大慧普觉禅师》:“岂不见道,不哑不聋,不做大家公。”
成语意思依:安装;本分:本身应尽守的职责和规矩。形容不务正业,不守规矩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9回:“黄文炳道:‘那厮也是个不依本分的人。’”
成语意思夷:指伯夷;惠:指柳下惠。不做伯夷也不学柳下惠。比喻折衷而不偏激。
成语出处汉 扬雄《法言 渊蹇》:“不屈其意,不累其身,曰:‘是夷惠之徒欤?’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也。’”
成语意思褒、博:形容宽大。着宽袍,系阔带。指古代儒生的装束。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隽不疑传》:“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
成语意思征:征兆。指不好的预兆
成语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恒水上流有一国,国王小夫人生肉胎,大夫人妒之,言:‘汝之生,不祥之征。’即盛以木函,掷恒水中。”
成语意思擢:提升。比喻提拔才能出众的人。
成语出处宋 王详《与丞相论郑武子状》:“敕局数人,其间固有拔犀擢象见称一时者,然而析理精微,旁通法意,鲜如克。”
成语意思不孝顺的子孙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2回:“不孝之子宋江,自小忤逆,不肯本分生理,要去做吏,百般说他不从。”
成语意思指战事凶险可怕。
成语出处汉 晁错《言兵事疏》:“虽然,兵,凶器;战,危事也。故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在俯卬之间耳。”
成语意思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6回:“公等皆饱学之士,登此高台,可不进佳章以纪一时之胜事乎?”
成语意思不肖:不像。不像祖宗、父辈的贤良子孙。指品行不好;不能继承先辈事业和遗志的没有出息的子孙。
成语出处宋 邵雍《盛衰吟》:“克肖子孙,振起家门;不肖子孙,破败家门。”
成语意思指说话做事迎合别人的心意和兴趣。
成语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直待我拄着拐帮闲钻懒,缝合唇送暖偷寒。”
成语意思把:握住;薪:柴火。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患,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事态扩大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2回:“今求军马钱粮,切不可与。如若相助,是把薪助火也。”
成语意思包胥:春秋时楚国大臣申包胥。比喻到别国哀求援兵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四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
成语意思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成语出处《诗经 小雅 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成语意思祥:吉利;兆:预兆;苗头。不吉利的预兆。古代人迷信;烧龟甲根据其裂痕的形状和数量占卜吉凶。也作“不祥之征”。
成语出处后唐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风流阵》:“时议以为不祥之兆,后果有禄山兵乱。”
成语意思拨开云彩看见太阳。形容受到启发,思想豁然开朗,或比喻见到光明,大有希望。亦作“拨云见日”、“拨开云雾见青天”、“披云雾,睹青天”。
成语出处语出《晋书·乐广传》:“[卫瓘]见广而奇之……命诸子造焉,曰:‘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云者也。’”
成语意思为祥瑞之兆。
成语出处《史记 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
成语意思比喻为人廉洁。
成语出处《尸子》:“(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