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辞色:言辞神色。不让心里的打算从话音和脸色上流露出来。形容说话沉着老练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林甫城府深密,人莫窥其际,好以甘言啖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
成语意思同“拔萃出类”。指高出众人。
成语出处语出《孟子 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成语意思败:毁坏。残败零碎的鳞甲,比喻满空飞舞的雪花。
成语出处宋 张元《咏雪》:“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空飞。”
成语意思阴历九月九日。
成语出处《辽史 嘉仪志》:“九月重九日,天子率群臣部族射虎,少者为负,罚重九宴。……国语谓是日为‘必里迟离’,九月九日也。”
成语意思鬓:耳边的头发;钗:妇女的首饰。耳边的头发散乱,钗子横在一边。形容妇女心绪不佳,无心梳妆打扮
成语出处宋 苏轼《洞仙歌》词:“人未寝,倚枕鬓乱钗横。”
成语意思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
成语意思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成语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他是个女孩儿家,你索将性儿温存……休猜做败柳残花。”
成语意思磨不薄,染不黑。比喻坚贞高洁的品质,不因外界影响而有所改变。
成语出处语出《论语 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言至坚者磨而不薄,至白者染之于涅而不黑。君子虽在浊乱,浊乱不能污。”
成语意思验:效验,灵验。测算预卜十分灵验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1卷:“人多晓得柳庄神相,却不知其子志彻传了父术,也是一个百灵百验的。”
成语意思表面和内在不一样。
成语出处《逸周书 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
成语意思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本指禾苗中中无野草。后比喻人不成才,没出息。
成语出处《诗经 小雅 大田》:“既坚既好,不稂不莠。”朱熹集传:“稂,童粱;莠,似苗。皆害苗之草也。”
成语意思原指不高不下。后比喻不成材。
成语出处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 沈万三秀》:“元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
成语意思丢失了羊,才修补羊圈;见了野兔,才回头唤狗去追捕。比喻对出现的失误,及时设法补救。
成语出处语本《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成语意思卑礼:谦恭的礼节;厚币:厚重的币帛。比喻聘请人员的郑重殷切。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世家》:“惠王数败于军旅,卑礼厚币,以招贤者。”
成语意思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形容学问渊博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成帝纪赞》:“博览古今,容受直辞。”
成语意思拨:治理;乱:乱世;返:回复;正:正常。整顿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成语出处宋·李纲《上皇帝封事》:“拨乱返正,以图中兴。”
成语意思拨:治理;乱:指乱世;反:回复;正:正常。指整顿混乱局面;使秩序恢复正常。现在也指纠正错误;恢复正确的事理。
成语出处《公羊传 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东汉 班固《汉书 礼乐志》:“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犹命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之位。”
成语意思谓疏远避开无权势者,亲热攀附有权势者。
成语出处明·朱国桢《涌幢小品》:“母,小人也,避凉附炎,且其性残虐。”
成语意思指很小的重量都分辨得清清楚楚。比喻准确清楚。两,较小的重量单位;
成语出处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只我问他个擘两分星,说一段从头的至尾。”
成语意思借指离别的亲人或朋友。
成语出处《玉台新咏 古词〈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