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闭;关闭;关:关口;锁:封锁。封锁关口;关闭国境。指封锁国境;不与外国通商往来。
成语出处《周易 复》:“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成语意思顾:顾惜,眷顾。不顾自己的生命,比喻拚命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3回:“这呆子不顾死活,闯上宫殿,一路钯,筑破门扇,打破桌椅,把些吃酒的家火之类,尽皆打碎。”
成语意思阁:小门。过:过错。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错。亦作“闭门思过”。
成语出处《汉书·韩延寿传》:“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延寿大伤之……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一县莫知所为。”
成语意思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衍传下》:“遭扰攘之时,值兵革之际。”
成语意思持心公正,处事正直。
成语出处明 张居正《答郑范溪》:“公但自信此心,秉公任直,纷纷之言,不足为意。”
成语意思移动身体,离开席位。表示谦恭。
成语出处《管子 霸形》:“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曰:‘敢问何谓其体?’”
成语意思拜:叩拜,指下跪叩头,打躬作揖。向鬼神叩拜祈祷,求其保佑
成语出处唐 王建《三台》诗:“扬州桥边小妇,长于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成语意思却:停止;却扫:不再清扫车迹,意指谢客。关上大门,扫除车迹。指闭门谢客,不和外界往来。
成语出处南朝 梁 江淹《恨赋》:“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
成语意思兵戈:武器,指战争;抢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成语出处《金史·粘葛奴甲传》:“时兵戈抢攘,道路不通,奴甲受命,毅然策孤骑。”
成语意思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成语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出不改其乐。”
成语意思使国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难。明·桑绍良《独乐园》楔子:“只因误用了王安石,创立新法,招呼党类,病国殃民,天下骚然。”亦作“祸国殃民”。郭沫若《不读书好求甚解》:“你们的动机不怕就出于利国福民,然而你们的结果必弄到~。”
成语出处《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只为李林甫、杨国忠相继为相,妒贤妒能,病国殃民,屈在下僚,不能施展其才。”
成语意思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成语出处晋 庾亮《报温峤书》:“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成语意思北宫:古代王后所居之宫;婴儿:指齐国孝女婴儿子。用作孝女的代称。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
成语意思改变传统的法制和准则
成语出处《逸周书 史记》:“好变故易常者亡,昔阳氏之君,自伐而好变,事无故业,官无定位,民运于下,阳氏以亡。”
成语意思改变过去的法制和习俗。
成语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南面》:“不知治者,必曰:‘无变古,毋易常。’”
成语意思即野史小说,街谈巷说之言。
成语出处明 唐顺之《仪宾立公墓志铭》:“盖自诸史百家星官堪舆道书释经,下至稗官小说,皆能陟其津涯而发之诗歌。”
成语意思班:排列等级,依次。按照功劳大小,依次给予赏赐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云传》:“举厝至重,不可不慎。班功行赏,宜应其实。”
成语意思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
成语出处《宋书 百官志下》:“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背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成语意思指用兵贵在先以自己的声势镇慑敌人。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
成语意思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成语出处参见“败国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