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帛:丝织品;菽:豆类;粟:小米,泛指粮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
成语出处《宋史 程颐传》:“其言之旨,若布帛菽粟然,知德者尤尊崇之。”
成语意思一步一步地进入事物的内部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辨:分清;菽:豆类。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愚昧无知;或指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杜预注:“菽,大豆也。豆麦殊形易别,故以为痴者之候。”
成语意思形容病了很久,身体虚弱委靡不振的样子
成语出处冯德英《山菊花》下部第四章:“为个穷放蚕的闺女,病病殃殃的,也没给你生个一儿半女,值得这么用心,花这么大的费用?”
成语意思本本:根本;源源:源头。多指事物的根源和本相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从头至尾,抹角转弯,本本源源,滔滔汩汩的,告诉母亲一遍。”
成语意思一百次中遇不到一次。形容极其难得。
成语出处汉 荀悦《汉纪 哀帝纪下》:“言立策成,终无咎悔,若此之事,百不一遇,其知之所见,万不及一也。”
成语意思形容非常吝啬
成语出处宋 秦观《浩气传》:“为己者至于不拔一毛,兼爱者至于摩顶放踵。”
成语意思与夺:给予或夺取。指对人或事物给予赞扬或批评。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比方伦匹,未必当允,而褒贬与夺,或失准格。”
成语意思朋友结为异姓兄弟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八章:“老陶感激他,和他结了拜把兄弟。”
成语意思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
成语出处老舍《龙须沟》第一幕:“你教大爷歇歇吧,他病病歪歪!”
成语意思担:负担。走长路,再轻的东西都会很重。比喻任重道远
成语出处明·张景《飞丸记·交投设械》:“早起跑到日头晏,方知百步无轻担。”
成语意思非常直,没有曲折、弯弧或棱角
成语出处朱自清《巴黎》:“夹道两行树,笔直笔直地向凯旋门奔凑上去。”
成语意思盲目地照搬书本或僵硬地凭上级指示办事,是一种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作风
成语出处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
成语意思白:弄清楚;弄明白;冤:冤枉;冤屈。指无法辩白或无处申诉而被迫忍受的冤枉。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2回:“非贪生怕死,实欲为太叔伯伸不白之冤耳。”
成语意思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成语出处汉 荀悦《汉纪 平帝纪》:“太后因号泣而言,左右莫不垂涕,舜悲不自胜。”
成语意思用各种方式使人在肉体上、精神上遭受痛苦。
成语出处宋 李昉《太平广记 精察二 孟简》:“土豪又叫村里的二十多个妇女……然后揪着她的头发把头往地上碰,百般折磨污辱,包君的妻子本来就瘦弱多病,并且怀有身孕,回到船上就死了。”
成语意思具有优势;不会遭到失败的境地。
成语出处先秦 孙武《孙子 形篇》:“故善者,立于不败之地。”
成语意思道:说,讲。指卑下得不值一提
成语出处绍剧《龙虎斗》第三场:“此身卑不足道,惟恐奸贼心存异志,宋室难安。”
成语意思指不方便的地方
成语出处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54回:“阿珠要自己去劝,毕竟有好些不便之处,亦不敢上楼。”
成语意思朋友结为异姓兄弟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3回:“你说起拜把子,我说个笑话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