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涂:通“途”;殚:尽。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比喻穷途没路,末日来临。
成语出处《晋书·嵇康传》:“自卜已审,若道尽涂殚则已耳,足下无事冤之令转于沟壑也。”
成语意思见“担惊忍怕”。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为兵戈担惊受恐。”
成语意思担:经受。经受饥饿与寒冷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况乃锦衣玉食,归之自己,担饥受冻,受之二亲,漫然视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敌,败坏彝伦,灭绝天理。”
成语意思桀:古代暴君夏桀。指程度不同,本质相同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
成语意思惊:惊惧,害怕;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成语出处金·王吉昌《永遇乐》词:“知剑刚锋,百魔剿退,胆惊心颤。”
成语意思谓露宿街头。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二一回:“波子……看着宋江道:‘押司没事睬那乞丐做甚么?那斯一地里去搪酒吃,只是搬是搬非。这等倒街卧巷的横死贼,也来上门上户欺负人!’”
成语意思见“点金乏术”。
成语出处明·徐光启《恭承新命谨陈急切事宜疏》:“只今辽左用饷不赀,司农束手,臣又一一求多,实是点金无术。”
成语意思断裂的井栏;塌毁的院墙。形容田宅毁弃的破败荒凉景象。
成语出处明 汤显祖《牡丹亭 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成语意思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成语意思弹药用光了;后援也断绝了。形容战事危急;陷于绝境。
成语出处宋·杨万里《钤辖赵公墓志铭》:“公挺身与兵,屡捷。七年,粮尽援绝,势不能复支,遂率所部数千人南归。”
成语意思同“斗鸡走狗”。
成语出处《金瓶梅词话》第九八回:“他兄弟在家开赌场,斗鸡养狗,人不敢惹他。”
成语意思灯光尽灭,灯油耗干。比喻人的精力或财力都消耗一空。
成语出处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24回:“初然发嗽,嗽久成哑,渐渐如灯尽油干一般,寂然隐了。”
成语意思惊:惊惧,害怕;战: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成语出处明·陆采《怀香记·索香看墙》:“可怜平地风波变,天那好苦,霎时间胆惊心战。”
成语意思见“点金成铁”。
成语出处清·朱之瑜《答野传书》之八:“尊作遵命僭笔改窜奉上,仍恐点金作铁,贻笑后人耳。”
成语意思同“斗鸡走狗”。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一》:“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踘者。”
成语意思斗鸡赛马。古代的赌博游戏。
成语出处《汉书·宣帝纪》:“[宣帝]受《诗》于东海澓中翁,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斗鸡走马。”
成语意思犹言唱高调说空话。
成语出处《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莫要弹空说嘴。假如不幸我庄周死后,你这般如花似玉的年纪,难道捱得过三年五载?”
成语意思盔:作战时用的金属防护帽;甲:作战时穿的金属防护衣。为了逃命;把盔和甲都丢掉了。形容打败仗时逃命的狼狈情形。
成语出处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他在办公室里被各种意外情况搞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的样子。”
成语意思见“丢盔卸甲”。
成语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成语意思传闻:非亲身经历出自他人之口的消息。指社会上互相传告的消息
成语出处邹韬奋《抗战以来·“来宾”种种》:“道路传闻,尚有假借取缔与指导名义,摧残合法组织,箝制正当言论,拘捕热血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