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成语出处《后汉书 黄琼传》:“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成语意思载:承载;覆:倾覆。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事物有利有害
成语出处唐·陆贽《奉天论延访朝臣表》:“故喻君为舟,喻人为水,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舟即君道,水即人情,舟顺水之道则浮,违则没。”
成语意思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成语出处《左传·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成语意思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成语出处《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成语意思偿:偿还。杀人者须抵命,欠债者要还钱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可知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你这般说才是。”
成语意思弹:用手指拨弄。三天不弹琴,手就像长满荆棘那样不灵活。比喻技艺不经常练习,就会生疏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6回:“这果真是‘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成语意思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因此也假说来上学,不过是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白送些束修礼物与贾代儒。”
成语意思比喻作画构思精密,不轻易下笔。
成语出处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成语意思顺:依顺;昌:昌盛;逆:违背。顺应民众的就能兴旺,违逆民众的定要毁灭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申屠刚传》:“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顺人者昌,逆人者亡,此古今之所共也。”
成语意思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成语出处《南齐书 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成语意思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成语出处《南齐书 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成语意思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了事
成语出处《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成语意思着:下棋落子,比喻计策或手段。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了事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娘道:‘我儿,三十六着,走为上着,只恐没处走。’”
成语意思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
成语出处《论语 颜渊》:“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成语意思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成语出处晋 常璩《汉中士女志 文姬》:“先公为汉忠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成语意思邑:指小城市。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城镇,也有忠信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成语意思邑:指小城市。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城镇,也有忠信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成语意思形容旧时知识分子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成语意思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
成语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法眼宗 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成语意思顺:顺从;逸:安逸;逆:违背。顺从天理的能够得到安逸,违背天理的就会遭受劳苦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回:“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