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贶 |
施贶 施贶,读音shī kuàng ,汉语词语,对他人赠与的敬称。 |
嘉贶 |
见"嘉况"。 |
贶室 |
贶室 贶室(贶室) 赠以妻室。《仪礼·士昏礼》:“昬辞曰:‘吾子有惠,贶室某也。’” 郑玄 注:“室,谓妻也。”《新唐书·礼乐志八》:“公主出降,礼皆如王妃,而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主人皆受於寝。其宾之辞曰:‘国恩贶室於某公之子,某公有先人之礼,使某也请。’” |
幽贶 |
幽贶 yōu kuàng 幽贶(幽贶) 谓神灵暗中的赐予。《后汉书·方术传赞》:“幽贶罕徵,明数难校。” |
贶别 |
贶别 贶别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uàng bié,是指赠别,送别。 |
贶饯 |
贶饯 kuàng jiàn 贶饯(贶饯) 置酒送别。《三国志·魏志·邴原传》“ 太祖 征 吴 , 原 从行,卒” 裴松之 注引《邴原别传》:“临别,师友以 原 不饮酒,会米肉送 原 。 原 曰:‘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耳。今当远别,因见贶饯,可一饮讌。’於是共坐饮酒,终日不醉。” |
乾贶 |
乾贶 乾贶,读音为qián kuàng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上天之赏赐。 |
寄贶 |
寄贶 【拼音】jì kuàng 【注音】 【条目】寄贶(寄贶) 【引证解释】对亲友托人致送礼品的敬词。 宋 苏轼 《答程全父推官书》:“寄贶佳酒,岂惟 海南 所无,殆二 广 未尝见也。” |
贶赐 |
贶赐 kuàng cì ㄎㄨㄤˋ ㄘㄧˋ 贶赐(贶赐) 赐与。《诗·小雅·彤弓》“我有嘉宾,中心贶之” 唐 孔颖达 疏:“我有嘉善之宾,中心至诚而贶赐之以钟鼓。” |
音贶 |
音贶 yīn kuàng 音贶(音贶) 指对方寄来的书信或诗文。 唐 刘禹锡 《为鄂州李大夫祭柳员外文》:“离索则久,音贶屡传。箧盈草隶,架满文篇。” |
恩贶 |
恩贶 恩贶(恩贶) 恩惠。 明 沈受先 《三元记·博施》:“衔环结草必须偿,终为犬马酬恩贶。” 明 无名氏 《精忠记·叩马》:“用心主张,休作泛常。若得事完成,方显报恩贶。” |
辱贶 |
辱贶 《左传·隐公十一年》:“君若辱贶寡人,则以滕君为请。”《左传·文公四年》:“今陪臣来继旧好,君辱贶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二回:“无忌受寡君不世之恩,糜首莫酬,南面之语,非所以训人臣也。蒙君辱贶,昧死以辞!” |
私贶 |
私贶 私贶,是一个汉语词汇,私人馈赠。《新唐书·路隋传》 |
賟贶 |
賟贶 賟贶,读音为tiǎn kuàng,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厚赐。 |
贶馈 |
贶馈 贶馈是汉语词汇,解释为馈赠。 |
天贶节 |
天贶节 农历六月初六是中国传统节日天贶节。道家的称呼,起源较晚。淮安民间有六月六晒红绿的习俗。相传“六月六晒红绿”之俗起源于唐代。唐代高僧玄奘从西天(印度)取佛经回国,过海时,经文被海水浸湿,于六月初六将经文取出晒干,后此日变成吉利的日子。开始,皇宫内于此日为皇帝晒龙袍,以后又从宫中传向民间,家家户户都于此日在大门前曝晒衣服,以后此举成俗。 |
珍贶 |
珍贶 珍贶是汉语词汇,拼音为zhēn kuàng,意思是厚赠。 |
玄贶 |
玄贶 玄贶,xuán kuàng,上天的赏赐,来源《旧唐书·懿宗纪》。 |
惠贶 |
惠贶 对他人馈赠的敬称 【出处】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信到,奉所惠贶,发函伸纸,是何文采之巨丽,而慰喻之绸缪乎。” |
伭贶 |
伭贶 伭贶是汉语词语,拼音xián kuàng,意思是上苍的赐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