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貉 |
夷貉 夷貉,读音yí mò,汉语词汇,释义为夷貊。 |
貉袖 |
貉袖 貉袖是汉语词汇,读音mò xiù,出自《胡笳十八拍》。 |
貉隸 |
貉隶 貉隶(貉隶) 司寇的属官,掌驯养猛兽之事。因从东北方少数民族俘虏中选任,故称。《周礼·秋官·序官》:“貉隶百有二十人。” 郑玄 注:“征东北夷所获。凡隶众矣,此其选以为役员,其馀谓之隶民。”《周礼·秋官·貉隶》:“掌役服不氏而养兽,而教扰之,掌与兽言。” |
一丘貉 |
一丘貉 一丘貉,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yī qiū hé,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其出处:《汉书·杨恽传》:“若秦时但任小臣,诛杀忠良,竟以灭亡,令亲任大臣,即至今耳,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
大貉小貉 |
大貉小貉 大貉小貉dà mò xiǎo mò。貉 ,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名。相传其实行二十税一的税制。儒家以为尧舜之道为十税一,少于十税一为行貉之道。十四五税一为大貉 ,十二三税一为小貉 。 |
濊貉 |
见"濊貊"。 |
貉絨 |
貉绒 拔去硬毛的貉子皮,质地轻软,是珍贵的毛皮,可制衣裘。 |
貉一丘 |
貉一丘 引证解释: 《汉书·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后用“貉一丘”谓同属一类,没有差别。 宋 苏轼 《过岭》诗之一:“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 金 元好问 《祖唐臣愚庵》诗:“ 青州 荆州 兔三窟,古人今人貉一丘。” 清 查慎行 《岁寒杂感》诗之九:“谁将正变溯源流,今古何殊貉一丘。”亦作“ 貉同丘 ”。 明 吴开 《优古堂诗话》:“ 吕吉甫 云:‘南北战争蜗两角,古今兴废貉同丘。’” |
国貉 |
国貉 国貉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guó mò,是指浮尘子等水稻害虫知声虫,也叫“地蛹” 比蚕蛹大,埋在土里。 |
蠻貉 |
1.见"蛮貊"。 |
穢貉 |
秽貉 秽貉,汉语词语,读音为huì mò,指古代东夷的一个国名。 |
貉睡 |
貉睡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貉》:“其性好睡,人或蓄之,以竹叩醒,已而复寐。故人好睡者谓之貉睡,俗作渴睡,谬矣。” |
貉裘 |
貉裘 貉裘 貉皮制成的衣服。 清 徐乾学 《怀友人远戍》诗:“边城日日听鸣笳,极目 辰韩 道路赊。三袭貉裘犹未煖,一生雪窖便为家。” |
秽貉 |
秽貉 秽貉,汉语词语,读音为huì mò,指古代东夷的一个国名。 |
貉道 |
貉道 《孟子·告子下》:“ 白圭 曰:‘吾欲二十而取一,何如?’ 孟子 曰:‘子之道,貉道也。’” 朱熹 集注:“ 貉 ,北方夷狄之国名也。”参见“ 貊道 ”。 |
北貉 |
北貉 北貉,读音běi mò,汉语词语,意思是我国古代东北方民族之一。 |
狐貉 |
狐貉 亦作“狐狢”。狐貉皮袍的代称。......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列子·力命》:“衣其裋褐,有狐貉之温。”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袭狐貉之煖者,不忧至寒之凄沧。”南朝宋·谢惠连《雪赋》:“酌湘吴之醇酎,御狐貉之兼衣。” |
四貉 |
四貉 sì mò ㄙㄧˋ ㄇㄛˋ 四貉 犹四夷。《汉书·礼乐志》:“隅辟越远,四貉咸服。”参见“ 四夷 ”。 |
厥貉 |
厥貉 厥貉,春秋地名。在今河南省项城县西南。 |
氐土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