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通 |
译通 yì tōng ㄧˋ ㄊㄨㄙ 译通(译通) 通好,交往。《隋书·东夷传·倭国》:“ 倭国 ,在 百济 、 新罗 东南,水陆三千里,於大海之中依山岛而居。 魏 时,译通中国。” |
译语官 |
译语官 古代从事翻译的官员。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三:“本朝有译经院,凡得西域书,令晓蕃语、通文义人充译语官。” 宋 洪皓 《松漠纪闻》卷上“ 金国 之法,夷人官 汉 地者,皆置通事,上下重轻,皆出其手,得以舞文招贿,三二年皆致富”自注:“﹝通事﹞即译语官也,或以有官人为之。” |
胥译 |
胥译 文言文词语,通常意思为“翻译,互译”。 胥 : 胥 xū 古代的小官: 译 : 译 yì 把一种语言文字依照原义改变成另一种语言文字 |
误译 |
误译 读音:wù yì 。涵义:错误的翻译。多发生于源语言的使用习惯与目标语言不同,甚至相反时。 |
象寄译鞮 |
《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后称翻译为"象寄译鞮"。 |
译文 |
译文 本指经过翻译这种行为由一种文字形式变换为另一种文字形式的文字。 另指一种书刊名。月刊,由鲁迅和茅盾发起,旧刊为29期,汇聚了当时最有名的作家译者,1937年6月停刊。新刊2008年6月停刊,亦名品层出。 |
译名 |
译名 译名是一个词语,拼音是yì míng ,意思是翻译过来的名称。 |
译诗 |
译诗 译诗,读音yì shī,是汉语词语,意思为经过翻译的诗歌。 |
移译 |
移译 严复 《译天演论自序》:“夏日如年,聊为移译。” |
累译 |
累译 累译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èi yì,意思是几经转译。 |
直译 |
直译 直译和意译是重要的翻译理论和基本的研究主题。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意译,也称为自由翻译,它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直译与意译相互关联、互为补充,同时,它们又互相协调、互相渗透,不可分割。通过对直译与意译二者关系的正确研究,更多地认识了解到什么时候采用直译、什么时候采用意译,在运用直译与意译的时候所应该掌握的技巧、遵循的原则和应该注 |
译胥 |
译胥 yì xū 译胥 译官。 南朝 宋 颜延之 《重释何衡阳》:“将译胥牵俗,还说国情,苟未照尽,请复具伸。”参见“ 象胥 ”。 |
转译 |
转译 转译(translation)又称“翻译”,是生物按照从脱氧核糖核酸(DNA)转录得到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上的遗传信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即以信使核糖核酸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由于mRNA上的遗传信息是以密码(见遗传密码)形式存在的,只有合成为蛋白质才能表达出生物性状,因此将蛋白质生物合成比拟为转译或翻译。 |
译经润文使 |
译经润文使 宋官名。太平兴国年间,置译经院,聘梵僧翻译佛经,命大臣加以润色,称译经润文官。天禧年间后,以宰相为译经润文使,但非正式官衔。庆历四年(1044)后,为正式官衔。 |
译话 |
译话 译话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ì huà ,是指闲话;由古汉语译成的现代语体。 |
译著 |
译著 译著是指翻译的著作,通常是把外国的作品,用本国语言翻译而得来,也指将用某种语言写成的著作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的著作。由于语言结构的不同,翻译的过程,对译者来说,近乎再创作,故称译著。 在中国,通常指把某种外语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作品翻译成汉语作品的过程。 |
鳀译 |
鳀译 鳀译拼音tí yì 。解释古代的译官。 |
译言 |
译言 译言成立于2007年4月,创始人为三名在美国硅谷工作的中国工程师。这是一个开放的社区翻译平台,其口号是“发现,翻译,阅读中文之外的互联网精华”。由译言的译者们把中文之外的互联网精华内容翻译成中文,发布到网站上,是一个Web2.0网站,目标是把译言建设成一个有影响力的内容提供方和译者活动社区。 |
译导 |
译导 译导,亦作“ 译道 ”。翻译和导送。亦指负责翻译和导送的人。 |
贡译 |
贡译 贡译,拼音是gòng yì ,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贡品和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