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案 |
访案 【拼音】:fǎng àn 【汉字】:访案 【释义】指下令查办的案件。 【出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又叫我作为访案,又叫我严办,却又只说得他‘不守清规’四个字,叫我怎样严办法呢?” 【示例】《文明小史》第二八回:“起先西卿的左邻右舍,见西卿拜县里大老爷不见,就造了多少谣言,说他吃了访案,县里正要拿他。” |
访义 |
访义 【词目】访义 【读音】fǎng yì 【释义】探求文章义理。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宗经》:“《尚书》则览文如诡,而寻理即畅;《春秋》则观辞立晓,而访义方隐。” |
访外护 |
1.谓寻求外人福庇使炼丹之术得以见效。 |
诹访 |
诹访 诹访,日本本州中部城市。属长野县。在诹访湖东岸。诹访同时也是日本的一个姓氏,但不常见,其日文平假名为「すわ」。人口5.1万(1986)。1591年筑城。十七世纪初起逐渐发展。为政治、交通中心和游览城市。1941年设市。原缫丝业发达。 咨询:例如《新唐书 张建封传》燧伐李灵耀,军中事多所诹访。 |
钻访 |
钻访 zuàn fǎng 钻访 亦作“鑚访”。千方百计地访求。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三“右一条九日夜所受记书五白官纸” 明 沉士龙 胡震亨 校:“追恨不知早相共理,令阙佚渐加,钻访必不徒然徃矣。” |
廉访使者 |
廉访使者 廉访使者,宋官名。本名走马承受。 |
借访 |
借访 借访,读音jiè fǎng,汉语词语,犹言拜访,访问。出自《艺文类聚》。 |
缉访 |
缉访 缉访 jīfǎng [search and inquire] 搜寻查访 |
走访 |
走访 走访出自《夷坚支志丁·吴廿九》,汉语词语 |
访单 |
访单 【拼音】:fǎng dān 【汉字】:访单 【释义】旧时官府缉捕罪犯的公文。 【出处】明·高拱《本语》卷五:“此(指匿名文书)宜痛革,只当各具访单,呈于都察院,会于都科,则害人者不得行其计矣。” 【示例】明·沈德符《野获编·吏部一·考察访单》:“今制,匿名文书,禁不得行,唯内外大计,吏部发出访单,比填注缴纳,各不著姓名。” |
访投 |
访投 访投是探望并投靠的意思,出自《红楼梦》。 |
访知 |
访知 【拼音】:fǎng zhī 【汉字】:访知 【释义】探访得知。 【出处】《北史·艺术传下·徐之才》:“魏听综收歛僚属,乃访知之才在彭泗。”《三国演义》第二九回:“策访知大怒,痛责狱吏,仍将于吉械系下狱。” 【示例】《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郭孝子﹞走到成都府,找着父亲在四十里外一个庵里做和尚,访知的了,走到庵里去敲门。” |
雪夜访普 |
雪夜访普 指 宋太祖 赵匡胤 雪夜走访大臣 赵普 商谈国事的故事·后用为天子访问大臣之典。 |
推访 |
推访 tuī fǎng 推访(推访) 查询;查访。 《魏书·孟威传》:“后以明解北人之语,敕在著作,以备推访。”《北齐书·孙腾传》:“初北境乱离,亡一女,及贵,远加推访,终不得。”《明史·选举志三》:“虑有隐居山林,或屈在下僚者,其令有司悉心推访。” |
拿访 |
拿访 拿访,读音为ná fǎng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捉拿查访。 |
历访 |
历访 历访,是汉语词汇,解释是逐一访问,遍访。 |
访员 |
访员 亦称“访事”、“访事人”。中国近代对报社中专职采写人员的称谓,今一般称为“记者”。1872年《申报》创办后,正式聘有本埠与驻外访员。 |
访宿 |
访宿 【拼音】:fǎng sù 【汉字】:访宿 【释义】探访并留宿。 【出处】唐·姚合《寄贾岛》诗:“疏拙只如此,此身谁与同。高情向酒上,无事在山中。渐老病难理,久贫吟益空。赖君时访宿,不避北斋风。” |
枉访 |
枉访 wǎng fǎng 枉访(枉访) 屈尊就访。对人来访的敬辞。 宋 苏轼 《与李廷评》:“某启:经由特辱枉访,适以卧病数日,及连日会集,殊无少暇。” |
访实 |
访实 访实是汉语词汇,读音是fǎngshí,意思是经查访得到实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