袴帶 |
袴带 袴带,是一个汉语词汇,亦作“裤带”。系裤的带子。 |
溺袴 |
溺袴 溺袴,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垫接尿滴的内裤。 |
袴衫 |
袴衫 指袴褶 袴衫 《南齐书·豫章王嶷传》:“小儿奴子,并青布袴衫。”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凝圆寺》:“﹝ 于阗国 ﹞其俗妇人袴衫束带,乘马驰走,与丈夫无异。” |
袴具 |
袴具 kù jù ㄎㄨˋ ㄐㄨˋ 袴具 腰带上的饰具。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一:“腰带乃是九环十三环带也。言环,即今之带上金玉等名具也。俗曰袴具。” |
袴襦 |
袴襦 袴襦,汉语词汇。 拼音kù rú 注音: , 类型名词, 出处《后汉书·廉范传》。 释义:1、地方官吏的善政。2、衣裤。 |
膏樑紈袴 |
【解释】膏梁:肥肉和细粮;纨绔:细绢做的裤子。借指富贵人家子弟。【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宝钗笑道:‘真真膏梁纨袴之谈!我们虽是千金,原不知道这些事。’” |
五袴謠 |
五袴谣 廉范字叔度,京兆杜陵人,赵将廉颇之后也。……建初中,迁蜀郡太守,其俗尚文辩,好相持短长,范每厉以淳厚,不受偷薄之说。 |
五袴詠 |
|
开裆袴 |
|
合歡袴 |
合欢袴 hé huān kù 合欢袴(合欢袴) 有对称图案花纹的丝裤。 晋 陆翙 《邺中记》:“ 石虎 时著金缕合欢袴。” 唐 元稹 《梦游春七十韵》:“纰软钿头裙,玲珑合欢袴。” |
负板袴 |
负板袴 指粗制的衣服。 |
袴筒 |
袴筒 袴筒,读音kù tǒng,汉语词语,意思是亦作“裤筒”。 裤腿。 |
紈袴膏粱 |
【解释】纨绔:细绢做的裤子;膏梁:肥肉和细粮。指精美的衣食。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
弊袴 |
弊袴 弊袴,读音为bì kù,意思是破旧之裤,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
五袴咏 |
|
五袴歌 |
五袴歌 五袴歌( wǔ kù gē),指的是五袴谣。 |
五袴手 |
五袴手 wǔ kù shǒu 谓实施善政的身手。 宋 苏轼 《送黄师是赴两浙宪》诗:“愿君五袴手,招此半菽魂。”参见“ 五絝 ”。 |
纨袴膏粱 |
纨袴膏粱【解释】纨绔:细绢做的裤子;膏梁:肥肉和细粮。指精美的衣食。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
袴靴 |
袴靴 兵服;戎装。裤和靴的合称。古代男子下体之服多用裳、履,而战士则用裤、靴,以便乘骑,因称兵服为袴靴。指代戎装。唐韩愈《送郑尚书序):“太府帅或道过其府,府帅必戎服,左握刀,右属弓矢,帕首、袴靴迎郊。”宋刘克庄(次韵实之春日诗再和》诗之二:“少小从军事靴,只今庙算主通知。” |
襦袴歌 |
襦袴歌 廉范做蜀郡太守,废除禁止百姓夜间点灯做事的制度,老百姓用《五绔歌》来歌颂他的功绩,后遂用“襦袴歌”作为称颂地方官吏施行善政之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