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袒牽羊 |
【解释】牵羊:牵着羊,表示犒劳军队。古代战败投降的仪式。【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示例】行至逵路,郑襄公~,以迎楚师。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三回 |
鉤袒 |
钩袒 钩袒是汉语词汇,读音gōutǎn,意思是捋袖露臂。 |
袒踴 |
袒踊 袒左与跳踊。古代丧礼仪节 《史记·高祖本纪》“﹝ 汉王 ﹞袒而大哭” 裴骃 集解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袒亦如礼袒踊。”《隋书·地理志下》:“其死丧之纪,虽无被发袒踊,亦知号叫哭泣。” |
袒幘 |
袒帻 tǎn zé 袒帻(袒帻) 谓头包发巾而不戴冠。《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成帝 鸿嘉 、 永始 之间,好为微行出游,选从期门郎有材力者,及私奴客,多至十馀,少五六人,皆白衣袒帻,带持刀剑。” 颜师古 注:“袒帻,不加上冠。”《东观汉记·马援传》:“ 援 初到,敕令中黄门引入时,上在 宣德殿 南庑下袒帻坐。” |
补袒 |
辅佐。 |
袒臂揮拳 |
【解释】挽袖露臂,挥动拳头。形容准备动武的样子。【出处】元·关汉卿《拜月亭》第四折:“我特故里说的别,包弹遍,不嫌些蹬弩开弓,怎说他袒臂挥拳。” |
袒護 |
袒护 袒护,偏袒维护,指出于私心而无原则地支持或庇护某一方。 |
倮袒 |
倮袒 倮袒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uǒ tǎn,是指裸露上身。 |
露袒 |
露袒 袒衣露体。《资治通鉴·秦昭襄王五十二年》:“﹝ 荀卿 ﹞尝与 临武君 论兵於 赵孝成王 之前……仁人之兵,不可诈也。彼可诈者,怠慢者也,露袒者也,君臣上下之间滑然有离德者也。” 胡三省 注:“露袒,如人之支体上下无衣裳以覆蔽,裸露肉袒者也。” |
衩袒 |
衩袒 衩袒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à tǎn,是谓不拘礼仪只穿便服,或袒衣露体。 |
袒服 |
袒服 袒服,是汉语词汇,拼音是tǎn fú,即僧却崎,僧尼五衣之一,为一种复肩掩腋衣。唐时亦称掩腋。 |
袒护 |
袒护 袒护,偏袒维护,指出于私心而无原则地支持或庇护某一方。 |
肉袒面縛 |
【解释】肉袒:去衣露体,表示愿受责罚;面缚:两手反绑面对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脱去上衣,反缚着手。形容顺从投降。【出处】《史记·宋微子世家》:“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于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近义词】负荆请罪【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形容顺从投降 |
科頭袒體 |
【解释】谓不戴冠帽不束带。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若夫贵门子孙及在位之士,不惜典刑,而皆科头袒体,踞见宾客。” |
肉袒負荊 |
肉袒负荆 【成语】肉袒负荆 【拼音】ròu tǎn fù jīng 【解释】肉袒:光着身子;负荆:背负荆条。赤裸上身,背着荆条请罪,愿受责罚。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愿受责罚 |
牵羊肉袒 |
见"牵羊"。 |
袒右 |
袒右 (1).脱去右袖,露出右臂。古代罪人受刑的标志。《仪礼·乡射礼》“司射适堂西,袒决遂” 唐 贾公彦 疏:“凡事无问吉凶,皆袒左……惟有受刑袒右。”参见“ 袒左 ”。 |
袒荡 |
袒荡 袒荡是汉语词汇,读音是tǎndàng,指坦率,不做作。 |
稽顙肉袒 |
辞典解释稽颡肉袒qǐ sǎng ròu tǎn 叩首请罪。 汉.赵晔《吴越春秋.句践伐吴外传》:「范蠡、文种乃稽颡肉袒,拜谢子胥,愿乞假道。」 |
袒缚 |
袒缚 袒缚,汉语词汇,拼音tǎn fù,意思是肉袒面缚以示投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