鷸蚌相爭 |
|
蚌子 |
蚌子 蚌子是汉语词汇,拼音是bàng zǐ,解释为铜元。 |
蚌中月 |
蚌中月 蚌中月是一个汉语词语,读作bàng zhōng yuè,意指珍珠。旧说蚌孕珠与月的盈亏有关,故称。 出自唐代孟郊 《咏怀》:“思逢海底人,乞取蚌中月。” |
靈蚌 |
灵蚌 拼音:líng bàng 即蚌。因能产珠,故称。 汉 蔡邕《汉津赋》:“明珠胎于灵蚌兮,夜光潜乎玄洲。” 南朝 梁 吴筠《碎珠赋》:“谢 骊宫 之瑞饰,粉灵蚌之神胎。” 宋 梅尧臣 《依韵王司封宝臣答卷》:“自媿不从灵蚌吐,谁教相并夜蟾飞。” |
蚌螺 |
1.亦作"蚌蠃"。 |
蚌盘 |
蚌盘 蚌盘一种用蚌壳镶嵌在漆器表面、做成有天然花纹和图形的手工艺品。 |
蚌鐮 |
蚌镰 蚌镰 商朝时期河南省郑州市出土 长14.9厘米、宽3.8厘米 在殷墟遗址中出土的蚌镰比石镰多,主要形制有弯背凹刃和弯背直刃两种,刃部均呈锯齿状,制作比较粗糙,长度在10厘米以上,以13~14厘米的居多。蚌镰和石镰的大量出土,反映了商代粮食作物的发展。 |
蚌硯 |
1.亦作"蜯砚"。 2.见"蚌研"。 |
灵蚌 |
灵蚌 拼音:líng bàng 即蚌。因能产珠,故称。 汉 蔡邕《汉津赋》:“明珠胎於灵蚌兮,夜光潜乎玄洲。” 南朝 梁 吴筠《碎珠赋》:“谢 骊宫 之瑞饰,粉灵蚌之神胎。” 宋 梅尧臣 《依韵王司封宝臣答卷》:“自媿不从灵蚌吐,谁教相并夜蟾飞。” |
蚌壳 |
蚌壳 蚌的外壳。古代常用来占卜。宋代周密《癸辛杂识续集·龙蚌》:“隣邸有六家,有客人持一蚌壳求售,其中俨然一蛇身,纍纍若贯珠。”有记载。 |
蚌埠 |
蚌埠 蚌(bèng)埠,简称蚌,别称珠城。是安徽省地级市,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地级市(1947年元旦)。下设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四个市辖区,管辖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三个县。民国时期曾是安徽军政府驻地和凤阳县政府驻地;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2017年总人口381.25万,境内山水相连,四季分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史载蚌埠“古乃采珠之地”,故素有“珍珠城”的美誉。 蚌埠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淮河中 |
珠蚌 |
珠蚌 1.能产珍珠的蚌。 2.喻指明月。珠蚌(Unionid)软体动物门双壳纲蚌目珠蚌科珠蚌亚科的一属。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北非和东非。栖息于湖泊、河流和池塘内。 |
蚌蠧 |
1.即白蚁。蚌﹐通"蜂"。 |
蚌泪 |
蚌泪 蚌泪:蚌泪 蚌泪:中药 |
蚌孕双珠 |
蚌孕双珠 bàng yùn shuāng zhū ㄅㄤˋ ㄧㄨㄣˋ ㄕㄨㄤ ㄓㄨ 旧时比喻二女共事一夫。《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 张金凤 因姑娘当日给他作成这段良缘……今生一定要合他花开并蒂,蚌孕双珠,才得心满意足。” |
蚌江 |
蚌江 蚌江是汉语词汇,拼音bàng jiāng,是蟹的一种。 |
駁蚌 |
驳蚌 bó bàng 驳蚌(驳蚌) 亦作“驳蚌”。色彩斑驳的蚌蛤。 汉 徐干 《齐都赋》:“其宝玩则玄蛤抱玑,驳蚌含珰。” |
蛤蚌 |
蛤蚌 蛤蚌属软体动物门斧足纲蚌科,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一种软体动物。 |
蚌淚 |
蚌泪 蚌泪:蚌泪 蚌泪:中药 |
蚌蜃 |
蚌蜃 bàng shèn 蚌蜃 蚌和大蛤。古代常混用以指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