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磨笴 |
铜磨笴 石磨上用来转动磨盘的铜制磨杆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一折:“这纸汤瓶再不向红罏顿,铁煎盘再不使清油混,铜磨笴再不把顽石运。”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二折:“从今后铁铫盘少去煎,铜磨笴再休转。” |
三笴 |
三笴 三笴是汉语词汇,拼音为sān gǎn ,意思是谓九尺笴,箭干,长三尺。 |
笋笴 |
笋笴 亦作“笋笴”。 指用整条芽笋制成的笋干。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挲摩笋, 桂 广 皆植,大若茶碗……其笋,南人亦藏之,为笋笴。”《太平广记》卷四八三引 唐 尉迟枢 《南楚新闻·芋羹》:“ 百越 人好食虾蟆。凡有筵会,斯为上味……又或先汤内安笋笴,后投蛙,及进于筵上,皆执笋笴,瞪目张口,而座客有戏之曰卖灯心者。” |
筍笴 |
笋笴 亦作“笋笴”。 指用整条芽笋制成的笋干。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挲摩笋, 桂 广 皆植,大若茶碗……其笋,南人亦藏之,为笋笴。”《太平广记》卷四八三引 唐 尉迟枢 《南楚新闻·芋羹》:“ 百越 人好食虾蟆。凡有筵会,斯为上味……又或先汤内安笋笴,后投蛙,及进于筵上,皆执笋笴,瞪目张口,而座客有戏之曰卖灯心者。” |
一笴 |
一笴 yī gǎn 一笴 (1).一支箭。笴,箭杆。《仪礼·乡射礼》:“君射则为下射,上射退於物一笴,既发则答君而俟。”《辽史·耶律曷鲁传》:“攻莫能下,命 曷鲁 持一笴往谕之。” (2).表数量。犹言一杆。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四折:“则被他一骑马,一笴鎗,冲突将来,杀的人人退缩,个个奔逃。” |
铜磨笴 |
铜磨笴 石磨上用来转动磨盘的铜制磨杆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一折:“这纸汤瓶再不向红罏顿,铁煎盘再不使清油混,铜磨笴再不把顽石运。”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二折:“从今后铁铫盘少去煎,铜磨笴再休转。” |
箭笴 |
箭笴 箭杆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五:“箭笴,《字林》云:箭茎也。”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孤矢》:“凡箭笴,中国南方竹质,北方萑柳质,北虏桦质,随方不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