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曾祖 |
外曾祖 外曾祖,即外曾祖父,古称外曾王父,指母亲的祖父,也就是姥爷的父亲。 对称:曾外孙。(孙女之子) |
惯曾 |
惯曾 《水浒传》第十三回:“我有一匹惯曾上阵的战马。” |
曾祝 |
曾祝 曾祝:汉语词语 曾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曾祝 (汉语词语)zēng zhù 曾祝 主祭祝的重臣。《穆天子传》卷一:“南面立於 寒 下,曾祝佐之。” 郭璞 注:“曾,重也。” 唐 杜甫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诗:“鲛人献微绡,曾祝沉豪牛。” |
曾云 |
曾云 (汉语词汇)曾云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céng yún ,重叠的云层。曾,通“ 层 ”。 |
曾阴 |
曾阴 曾阴是汉语词汇,拼音为zēng yīn,意思是重叠的阴云。 |
無曾 |
无曾 无曾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wú zēng,是指犹不曾,没有。 |
曾飇 |
|
曾飙 |
曾飙 曾飙:词语 曾飙:赣南师范学院体育系教授 曾飙 (词语)zēng biāo 曾飙 高风,大风。曾,通“ 层 ”。 唐 李白 《书情赠蔡舍人雄》诗:“曾飇振六翮,不日思腾骞。”一本作“层飇”。 |
曾祖王父 |
曾祖父。祖父之父。 |
曾大父 |
即曾祖父。 |
曾參殺人 |
【解释】比喻流言可畏。【出处】《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示例】这冤怎申,硬叠成~。 ◎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近义词】流言可畏【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含贬义 |
曾闳 |
曾闳 曾闳:词语解释 曾闳:明朝儋州文人 曾闳 (词语解释)zēng hóng 曾闳(曾闳) 高大。曾,通“ 层 ”。《楚辞·刘向》:“山峻高以无垠兮,遂曾闳而迫身。” 王逸 注:“曾,重也;闳,大也。” |
似曾 |
似曾 似曾:网络小说 似曾:林浩然作词歌曲 似曾:韦礼安演唱歌曲 |
曾文溪 |
曾文溪 曾文溪发源自台湾岛阿里山山脉,向西流经嘉义县、台南县、台南市而由七股乡出海。河流长度138公里,流域面积1212平方公里,源头海拔2440米,主要支流有塔乃库溪、普亚女溪、草兰溪、后堀溪、菜寮溪、官田溪等。 曾文溪为中国台湾第四大河,也是台南地区最大的河流,全长138公里,河域面1177平方公里。 |
曾孙 |
曾孙 (亲属称谓)曾孙是亲属称谓,拼音zēng sūn,是指儿子的孙子,或称孙子的儿子。也就是三世孙。出自《左传·昭公七年》:“余将命而子苟与孔烝鉏之曾孙圉相元。”《史记·五帝本纪》:“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史记·孝武本纪》:“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且曾孙也。”《晋书·荀勖传》:“荀勖字公曾,颍川颍阴人,汉司空爽曾孙也。” |
也曾 |
也曾 也曾读作yě zēng ,注音为ㄧㄜˇ ㄗㄥ,释义为曾经。 |
曾不惨然 |
曾不惨然【解释】竟不觉得惨痛。 |
何曾 |
何曾 (西晋开国元勋)何曾(199年—278年),原名瑞谏,又名谏,字颖考。陈郡阳夏县(今河南太康)人。曹魏太仆何夔之子,西晋开国元勋。 何曾少年袭封父爵阳武亭侯,魏明帝时为平原侯,何曾为文学。明帝即位,擢散骑侍郎、典农中郎将,主张为政之本在于得人。颇为时人称颂,之后投靠司马氏集团,受到重用,历任司隶校尉、尚书、征北将军、司徒等职,封爵朗陵侯。 司马昭死后,司马炎即位,拜何曾为晋丞相,加侍中,何曾则积极为司马炎 |
曾颜 |
曾颜 (曾参和颜回 的并称)zēng yán 曾颜 曾参 和 颜回 的并称。皆 孔子 弟子,以德行著称。 唐 王维 《为人祭李舍人文》:“行比 曾 颜 ,才兼文史。” |
曾皙 |
曾皙 曾晳,又称曾点,字子晳,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属山东嘉祥)人。他是宗圣曾参之父,孔子早期弟子,笃信孔子学说。《先进》记载,他在谈志向时,希望“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感叹道:“吾与点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