佥士 |
佥士 qiān shì ㄑㄧㄢ ㄕㄧˋ 佥士 奸人;小人。佥,通“ 憸 ”。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孔子》:“壬人佥士,凡明主能诛之。” |
佥谐 |
佥谐 佥谐是指共同认定,一致认可,出自.《书·舜典》记帝 舜 征询意见以任命臣工之事,多有“佥曰”、“汝谐”之语,后遂以“佥谐”谓遴选、任命朝廷重臣。 |
酥佥 |
1.见"酥签"。 |
佥票 |
佥票 佥票 旧时官府签发的催办公事或传人到案的凭证。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差拘》:“又有奸恶之徒……买托城市光棍,预通蠹棍虎差,然后设谋兴词,架虚哄准,佥票入手,勾连伙党,如捕盗贼,使被告不知就里,魂飞胆裂。” |
佥谋 |
佥谋 qiān móu 佥谋 众人筹画。 唐 贾公彦 《仪礼正义序》:“佥谋已定,庶可施矣。”《旧唐书·武宗纪》:“虽朕以恩不听,而羣臣以义固争,询自佥谋,谅非获已。”《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三年》:“若弃佥谋,徇私见,而有独御区宇之心,则适以蔽其四达之明,而左右私昵之臣将有乘之以干天下之公议者矣。” |
右佥都御史 |
右佥都御史 右佥都御史是官名。明代都察院置左右佥都御史,略次于左右副御史。出自清·张廷玉《明史》。尔巡抚登莱等处地方备兵防海赞理征东军务兼管粮饷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袁可立,清任以和,直方而大 。 |
佥小 |
佥小 佥小是汉语词汇,读音为qiān xiǎo,意思是小人。 |
佥壬 |
佥壬 佥壬是汉语词组,qiān rén,解释小人;奸人。 |
佥押 |
佥押 佥押,汉语词汇。 拼音:qiān yā 注音:, 释义:1、指在文书上签名画押表示负责。2、指官府处理公务。 出自《魔合罗》, |
点佥 |
点佥 diǎn qiān 点佥(点佥) 查点检验。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谷·催征》:“於开报点佥时,须验其人之相貌奸良,家道厚薄,并令该粮房及里甲等保结。” |
佥坐 |
佥坐 佥坐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iān zuò,是指同坐在两旁;陪坐。 |
佥都御史 |
佥都御史 佥都御史(qianduyushi),官名。明都察院置,分左、右,正四品,位次于正三品之左、右副都御史。明代将前代的御史台改为都察院,都察院级别与六部相同。主要负责官员为左右都御史二人;左右副都御史二人,左右佥都御史四人。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及六部尚书均为二品。下设监察御史分掌地方监察,每布政司置一道,以其名名之。数量随布政司的增减而增减,最后确定为十三道。各处理本布政司及代管在京各衙门行政监察事务。监察御史,正七 |
佥共 |
都;一起。 |
佥然 |
佥然 佥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iān rán,是指和谐貌。 |
佥院 |
佥院 佥院,明朝官名。宋以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为枢密院长官,主持军事先。宋太平兴国四年(979),置签署枢密院事(后改签署为签书),简称签枢,亦称佥院,位次于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院事。 |
佥议 |
佥议 (1)众人的意见。多用于群臣百官。 南朝 梁 沈约 《授萧惠休右仆射诏》:“入副朝端,佥议斯在。” 唐 白居易 《中书舍人韦贯之授礼部侍郎制》:“仪曹之选,佥议所归。”《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六年》:“﹝宋璟﹞又奏:‘大理卿元行冲素称才行,初用之时,实允佥议;当事之后,颇非称职,请复以为左散骑常侍。’” (2)共同商议。《宋史·胡铨传》:“桧之遂非愎谏,已自可见,而乃建白令台谏、侍臣佥议可否,是盖畏天下议己,而 |
面佥 |
面佥 面佥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miàn qiān,指封面上的题签。 |
佥邪 |
佥邪 qiān xié 佥邪 奸邪。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鳌拜》:“若不覈其功罪,明示创惩,在 鰲拜 一家之侥幸,所关犹小,而后之秉钧执政者,无复知所顾忌,将何以肃纲纪而杜佥邪乎?” |
佥主 |
共同决定。 |
轮佥 |
轮佥 轮流派遣 佥,通“签”。 明 沈榜 《宛署杂记·宫庄》:“俱隶本县主簿掌管,递年徵完,轮佥庄头解赴 顺天府 ,类解户部题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