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汉语字典

齟的意思解释

汉字 齟
  • 拼音
  • 部首
  • 笔画20画
  • UNICODE9F5F
  • 五笔HWWG|HBEG
  • 仓颉YUBM
  • 郑码IOLC
  • 四角27712
  • 笔顺竖、横、竖、横、撇、点、撇、点、横、撇、点、撇、点、竖折/竖弯、竖、竖、横折、横、横、横
  • 国语词典

    •  jǔ ㄐㄩˇ 
    1. 参见「龃龉 」条。

    康熙字典

    【集韻】在呂切,音咀。【說文】齒不相値曰齟齬。【六書故】鋸齒出入亦曰齟齬。

    又【玉篇】齧也。【集韻】嚼也。

    又【廣韻】牀呂切【集韻】狀所切,𠀤音鉏。

    又【集韻】鋤加切,音查。義𠀤同。

    又【集韻】【韻會】𠀤莊加切,音樝。【前漢·東方朔傳】令壺齟老柏塗。齟者,齒不正也。【張晏註】齟,讀如樝犁之樝。

    外语翻译

    • 英语:irregular teeth; discord
    • 德语:irregulär, ordnungswidrig
    • 法语:arcade dentaire irrégulière

    说文解字

    齬齒也。从齒虘聲。側加切

    (䶥)䶥齬、逗。曡韵。齒不相値也。廣韵曰。齟齬、不相當也。或作鉏鋙。上牀呂切。下魚巨切。按金部?下云。鉏?也。?或作鋙。周禮注作鉏牙。左傳西鉏吾以鉏吾爲名。牙吾古音皆在九魚。古齟字有單用者。東方朔傳曰。齟者、齒不正也。許書各本䶥訓齬齒也。齬訓齒不相値也。二篆自當類廁。各本離之甚遠。又䶥側加切。齬魚舉切。全失古語曡韵之理。葢由䶥之字變爲齟。齬之字變爲齖。因以䶥齖並入麻韵。而與齬畫分異處耳。今从齱齵之例正之。不爲專輒也。从齒。虘聲。大徐側加切。按古音在五部。當依廣韵牀呂切。篆韵諩鉏阻反。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tɕy˨˩˦
    • 日语读音: KAMU
    • 韩语罗马: CE
    • 现代韩语: 저
    • 客家话: [海陆腔] zu3 [宝安腔] zu3 [客英字典] zih1 [客语拼音字汇] zu3 [梅县腔] zii1 [台湾四县腔] zu3
    • 粤语: zeoi2
    • 中古音: 牀崇母 語韻 上聲 齟小韻 牀吕切 三等 合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模部 ;從母 模部 ;王力系统:莊母 魚部 ;崇母 魚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