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汉语字典

鼎的意思解释

汉字 鼎
  • 拼音dǐng
  • 部首
  • 笔画12画
  • UNICODE9F0E
  • 五笔HNDN
  • 仓颉BUVML
  • 郑码LZNX
  • 四角22227
  • 笔顺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撇/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
  • 基本字义

    鼎dǐngㄉㄧㄥˇ
    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镬。
    2. 锅:~罐。~锅。
    3.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彝。九~。定~。问~。~祚(国运)。
    4.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峙。~足之势。
    5. 大:~族。~臣。~力支持。
    6. 正当,正在:~盛(shèng )。

    详细解释

    •  dǐng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2. 同本义 [tripod caldron]。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1. 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说文》
    3. 又如:鼎峙(比喻三方并峙,如鼎之三足);鼎铉(指鼎);鼎鼐(鼎、鼐均为古代炊具,用来调和五味。旧时用以比喻宰相治理国家)
    4. 比喻帝王 [emperor]。如:问鼎;定鼎中原;鼎甲(科举考试殿试名列一甲);鼎命(帝王之位);鼎业(帝王的大业)
    5. 指宰相 [prime minister]。如:鼎台(宰辅大臣);鼎臣(指宰相)
    6. 喻三公、宰辅、重臣之位 [high official]。如:鼎辅(三公,宰辅);鼎司(三公的职位)
    7. 指国家 [state]。如:鼎祚(国祚,国运);鼎运(国运)

    〈形〉

    1. 显贵 [important]。如:鼎臣(大臣,重臣)
    2. 显赫,盛大 [great]
      1. 高门鼎贵。——晋· 左思《吴都赋》
    3. 又如:大名鼎鼎;鼎甲(豪门大族);鼎姓(豪族,大姓);鼎能(大才能。指能力超群,举世无匹);鼎族(巨族,豪门贵族)
    4. 三方并立的,如鼎足分立 [tripartite]。如:鼎分(三分)

    〈动〉

    1. 变革 [change;reformation]
      1. 鼎新麾一举,革故法三章。——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
      2. 鼎革固天启。——徐浩《谒禹庙》

    国语词典

    •  dǐng ㄉㄧㄥˇ 

    〈名〉

    1. 古代用来烹煮食物的金属器具。圆腹、三足两耳,亦有四足的方。盛行于商、周时代。
      1. 《说文解字·部》:「,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2. 《玉篇·部》:「,器也,所以熟食者。」
    2. 古代传国的宝器。相传夏禹铸九以为传受帝位的重器。
      1. 《左传·宣公三年》:「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周虽德衰,天命未改,之轻重,未可问也。』」
    3. 比喻三公、宰相、重臣等高位。
      1. 如:「台」、「鼎辅」。
    4. 古代烹杀罪人的刑具。
      1. 战国燕·燕丹〈与傅曲武书〉:「故有刎喉不顾,据不避者,斯岂乐死而忘生哉,其心有所守也。」
      2. 宋·文天祥〈正气歌〉:「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5. 福建方言。指锅子。如称厨房为「间」,称锅盖为「盖」。
    6. 二一四部首之一。

    〈副〉

    1. 有三足,引申为三方并立。
      1. 《三国志·卷六一·吴书·陆凯传》:「近者汉之衰末,三家鼎立。」
      2. 《晋书·卷八七·武昭王李玄盛传》:「昔汉运将终,三国鼎峙,钧天之历,数钟皇晋。」
    2. 方、正。
      1. 《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

    〈形〉

    1. 大。
      1. 如:「言」、「鼎臣」、「大名鼎」、「这件事情,我需要你的鼎力相助,才可能成功。」

    康熙字典

    〔古文〕鼑【唐韻】【集韻】【韻會】𠀤都挺切,音頂。【說文】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荆山之下。【玉篇】鼎,所以熟食器也。【左傳·宣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爲之備,使民知神姦,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周禮·天官·膳夫】王日一舉鼎,十有二物,皆有俎。【鄭註】鼎有十二,牢鼎九,陪鼎三。

    又【周易卦名】巽下離上之卦。

    又【正韻】鼎,當也。

    又方也。【前漢·賈誼傳】天子春秋鼎盛。

    又鼎鼎,大舒也。【禮·檀弓】喪事鼎鼎爾,則小人。【疏】形體寬慢也。

    又周鼎,星名。見【步天歌】。

    又湖名。【史記·封禪書】黃帝鑄鼎於荆山,後世因名其處爲鼎湖。

    又州名。宋朗州攺鼎州。

    又城門名。【後漢·郡國志】雒陽東城曰鼎門。【註】九鼎所後入。

    又維舟曰鼎。【揚子·方言】維之謂之鼎。

    又官名。【前漢·東方朔傳】夏育爲鼎官。【註】鼎官,今殿前舉鼎者也。

    又姓。未將鼎澧。

    又人名。【西京雜記】鼎,匡衡小名也。

    又【前漢·匡衡傳註】張晏曰:匡衡少時字鼎,長乃易字稚圭,世所傳衡與貢禹書,上言衡狀報,下言匡鼎白,知是字也。【又】無說詩匡鼎來。【註】服虔曰:鼎,猶言當也,若言匡且來也。○按服虔註誤。

    又【前漢·賈捐之傳】捐之復短石顯。楊興曰:顯鼎貴。【註】如淳曰:言方且欲貴矣。鼎音釘。師古曰:讀如字。

    又叶他經切,音汀。【左思·吳都賦】精若耀星,聲若雷霆。名藏於山經,形鏤於夏鼎。

    外语翻译

    • 英语:large, three-legged bronze caldron
    • 德语:Antikes Kochgefäß mit zwei Griffen und drei oder vier Standbeinen (S)​,Dreifuß (S)​,kaiserliche Macht (S)​,Kessel (S)​,Macht (S)​,Opfergefäß (S)​,Symbol für das Reich (S)​,Urne (S)​,errichten (V)​,fest (Adj)​,stark (Adv)​,Ding (Eig, Fam)​,Klassenzeichen ,
    • 法语:trépied

    说文解字

    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澤,螭魅蝄蜽,莫能逢之,以協承天休。《易》卦:巽木於下者爲鼎,象析木以炊也。籒文以鼎爲貞字。凡鼎之屬皆从鼎。都挺切

    (鼎)三足㒳耳。和五味之寶器也。三足㒳耳謂器形。非謂字形也。九家易曰。鼎三足以象三台也。易曰。鼎黃耳。和當作盉。許亦從俗通用。象析木㠯炊。巳下次第依韵會所據小徐本訂。?者、判木也。反?爲?。一?析爲二之形。炊鼎必用薪。故像之。唐張氏參誤會三足㒳耳爲字形。乃高析木之㒳旁爲耳。唐人皆作鼎。非也。唐氏玄度旣辨之矣。貞省聲。大徐本無。無此三字則上體未說。此謂上體目者貞省聲也。或曰離爲目。㢲爲木。鼎卦上離下㢲。何不以此說字乎。曰言易卦之取象則可。若六書之會意。必使二字相合成文。如人言、止戈是。目與木不相合也。故釋下體爲象形。上體爲諧聲。古叚鼎爲丁。如賈誼傳春秋鼎盛、匡衡傳匡鼎來皆是。鼎之言當也。正也。都挺切。十一部。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澤者。此字依韵會補。离魅蛧蜽莫能逢之。㠯協承天休。离俗用螭。依禸部則當作离。此用宣三年左傳王孫滿說。傳不言鑄鼎荆山之下。尙書古文疏證云。陜西同州朝邑縣西南三十二里有懷德城。漢縣也。漢志左馮翊褱德下曰。禹貢北條荆山在南。皇甫謐帝王世紀。禹鑄鼎於荆山。在馮翊懷德之南。山下有荆渠。酈氏水經注。懷德縣故城在渭水之北。沙苑之南。禹貢北條荆山在南。山下有荆渠。卽夏后鑄九鼎處也。易卦㢲木於下者爲鼎。此引易證下體象析木之意。與㬜下引易證从日一例。古文㠯貝爲鼎。籒文㠯鼎爲貝。二貝字小徐皆作貞。郭忠恕佩觿云。古文以貞爲鼎。籒文以鼎爲則。亦誤。今正。京房說貞字鼎聲。此古文以貝爲鼎之證也。許說𠟭???者、籒文之則員霣妘字。此籒文以鼎爲貝之證也。凡鼎之屬皆从鼎。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tiŋ˨˩˦
    • 唐代读音: *děng
    • 日语读音: KANAE MASANI
    • 韩语罗马: CENG
    • 现代韩语: 정
    • 越南语: đỉnh
    • 客家话: [海陆腔] din3 den3 [客英字典] din3 [梅县腔] din3 [宝安腔] din3 [客语拼音字汇] din3 [陆丰腔] din3 [东莞腔] din3 [台湾四县腔] din3 den3
    • 粤语: ding2
    • 近代音: 端母 庚青韻 上聲 鼎小空;
    • 中古音: 端母 迥韻 上聲 頂小韻 都挺切 四等 開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青部 ;王力系统:端母 耕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