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
拼音gài
部首艹
笔画13画
UNICODE84CB
五笔AFCL
仓颉TGIT
郑码EBZL
四角44102
笔顺横、竖、竖、横、竖、横、撇折、点、竖、横折、竖、竖、横
国语词典
〈名〉
- 茅草。
- 《说文解字·艸部》:「盖,苫也。」
- 《左传·襄公十四年》:「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
- 有覆盖功能的东西。
- 如:「锅盖」、「铺盖」、「冠盖相望」。
- 《孔子家语·卷二·致思》:「孔子将行,雨而无盖。」
〈动〉
- 覆盖、遮蔽。
- 如:「盖被子」。
- 《淮南子·说林》:「日月欲明,而浮云盖之。」
- 加上去、加在上面。
- 如:「盖章」、「盖手印」、「盖邮戳」。
- 超越。
- 如:「英雄盖世」。
-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功盖五帝,泽及牛马。」
- 搭建、构筑。
- 如:「盖房子」、「盖停车场」。
- 吹牛、胡扯。
- 如:「少盖了!」
- 《朱子语类·卷三九·论语·先进篇上》:「这是大贤以上,圣人之事,他便把来盖人,其疏旷多如此。」
〈副〉
- 大概。
- 《论语·里仁》:「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连〉
- 发语词,提起下文,无义。
- 《史记·卷一○·教本纪》:「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
- 乃是、实在是。
- 《孝经·天子章》:「盖天子之孝也。」
- 《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
〈副〉
- 岂、为何。
- 《战国策·秦策一》:「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
- 何不。
- 《礼记·檀弓上》:「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
〈名〉
- 地名。战国时齐邑,汉置盖县,北齐废。故城约位于今大陆地区山东省沂水县西北。
- 姓。如汉代有盖宽饶。
康熙字典
〔古文〕𤇁【唐韻】古太切【韻會】居太切,𠀤音匄。苫也。【左傳·襄十四年】乃祖吾離被苫蓋。【註】白茅,苫也,今江東呼爲蓋。
又掩也。【書·蔡仲之命】爾尚蓋前人之愆。
又覆也。【關尹子·八籌篇】其高無蓋。
又車蓋。【周禮·冬官考工記】輸人爲蓋以象天,崇十尺。
又語辭。【詩·小雅】謂天蓋高,謂地蓋厚。
又【廣韻】胡𦡳切,音盍。亦苫蓋也。【集韻】靑齊人謂蒲席曰蒲蓋。
又通盍,何不也。【禮·檀弓】子蓋言子之志于公乎。
又【正韻】古沓切。地名。【孟子】王使蓋,大夫王驩爲輔行。【註】蓋,齊下邑也。【前漢·地理志】泰山郡蓋。
又姓。【前漢·曹參傳】聞膠西有蓋公,善治黃老言。
又蓋寬饒,字次公,魏郡人。
又【韻補】居氣切,叶音旣。【宋玉·高唐賦】蜺爲旌,翠爲蓋,風起而止,千里而逝。
外语翻译
- 英语:cover, hide, protect
- 德语:Deckel, Kappe, Abdeckhaube ,besiegeln, mit einem Siegel versehen (V)
- 法语:(nom de famille),couvrir,recouvrir,apposer,dépasser,construire,bâtir,couvercle
说文解字
苫也。从艸盇聲。古太切
(葢)苫也。引伸之爲發端語詞。又不知者不言、論語謂之葢闕。漢書謂之丘葢。从艸。盇聲。古太切。十五部。盇在八部。此合音也。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kĄi˥˧; kɤ˨˩˦; xɤ˧˥
- 唐代读音: *gɑ̀i
- 日语读音: KASA FUTA OOU
- 韩语罗马: KAY HAP
- 现代韩语: 개
- 越南语: cái
- 客家话: [沙头角腔] goi5 [客语拼音字汇] goi4 hab5 [海陆腔] goi5 gai5 hap7 [东莞腔] goi5 [台湾四县腔] goi5 gai5 hap7 [客英字典] goi5 [宝安腔] goi5 | hap8 [梅县腔] goi5 [陆丰腔] goi5
- 粤语: gap3 goi3 hap6 koi3
- 潮州话: gai3
- 近代音: 見母 皆來韻 去聲 蓋小空;
- 中古音: 匣母 盍韻 入聲 盍小韻 胡臘切 一等 開口;見母 盍韻 入聲 䫦小韻 古盍切 一等 開口;見母 泰韻 去聲 蓋小韻 古太切 一等 開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怗部 ;匣母 怗部 ;王力系统:見母 葉部 ;匣母 葉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