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
拼音pú
部首艹
笔画11画
UNICODE83E9
五笔AUKF
仓颉TYTR
郑码ESJ
四角44601
笔顺横、竖、竖、点、横、点、撇、横、竖、横折、横
基本字义
菩púㄆㄨˊ
- 〔~提〕a.佛教指豁然开朗的彻悟境界,又指觉悟的智慧和途径;b.常绿乔木,树上的汁液可制硬性橡胶。原产于印度。
- 〔~萨〕a.佛教指释迦牟尼修行尚未成佛时的称号,后指修行到一定程度,地位仅次于佛的人;b.泛指佛和某些神;c.喻慈善的人。
详细解释
〈名〉
- 菩提(音译):意为正觉。指对佛教“真理”的觉悟 [梵文 Bodhi]
- 菩,梵言菩提, 汉言王道。——《广韵》
- 又指觉悟的智慧和觉悟的途径;亦指树名,即菩提树
- “菩萨”:佛教名词。梵文菩提萨埵(Bodhi-sattva)之省,原为释迦牟尼修行而未成佛时的称号,后泛用为对大乘思想的实行者的称呼;亦指人们崇拜的偶像;或比喻心肠仁慈的人
康熙字典
【唐韻】薄亥切,音倍。【說文】草也。【齊民要術】凡榖田,二月上旬及麻菩楊生種者爲上時。
又【九經考異】《易》豐其蔀。鄭𦵮作菩,小席也。
又【廣韻】蒲北切,音匐。義同。
又房久切,音阜。香草。【周禮·夏官·大馭註】以菩芻棘柏爲神主。
又【玉篇】薄胡切,音蒲。菩提,樹名。【酉陽雜俎】樹出摩伽陀國。
又【柳宗元·無姓和尚𥓓註】佛書云:菩提薩埵,言覺有情也,從𥳑稱菩薩。【綱目集覽】《釋典》:菩之爲言了也。
外语翻译
- 英语:herb, aromatic plant
- 德语:Bodhisattva (S)
- 法语:Bodhisattva
说文解字
艸也。从艸咅聲。步乃切
(菩)艸也。周禮注。犯軷以菩芻棘柏爲神主。郭樸注穆天子傳云。萯今菩字。按許書則菩、萯各物各字也。从艸。咅聲。步乃切。一部。易豐其蔀。鄭、薛作菩。云小席。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pʰu˧˥
- 日语读音: HOTOKEGUSA
- 韩语罗马: PO
- 现代韩语: 보
- 越南语: bồ
-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pu2 [宝安腔] pu2 [沙头角腔] pu2 [客英字典] pu2 [海陆腔] pu2 [陆丰腔] pu3 [东莞腔] pu2 [客语拼音字汇] pu2 [梅县腔] pu2
- 粤语: pou4
- 中古音: 並母 模韻 平聲 酺小韻 薄胡切 一等 合口;並母 海韻 上聲 倍小韻 薄亥切 一等 開口;並母 德韻 入聲 菔小韻 蒲北切 一等 開口;奉母 有韻 上聲 婦小韻 房久切 三等 開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並母 咍部 ;王力系统:並母 之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