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
拼音yù
部首艹
笔画6画
UNICODE828B
五笔AGFJ
仓颉TMD
郑码EAD
四角44401
笔顺横、竖、竖、横、横、竖钩
基本字义
芋yùㄩˋ
- 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一年生栽植培。地下有肉质的球茎,含淀粉很多,可供食用,亦可药用。俗称“芋奶”、“芋艿”、“芋头”。
- 指“马铃薯”:洋~。
- 指“甘薯”:山~。
- 指“荸荠”:乌~。
详细解释
〈名〉
- (形声。从艸,于声。本义:植物名。俗称“芋艿”)
- 同本义 [taro]
- 芋,大叶实根,骇人,故谓之芋也。——《说文》
- 士卒食芋菽。——《史记·项羽本纪》
- 其实葵菹芋。——《仪礼·士丧礼》
- 又如:芋火(煨芋的炭火);芋渠(大芋头。同“芋魁”);芋荷(芋艿。因其叶似荷,故名。南方称芋头的叶及柄为芋荷);芋火(煨芋之火);芋郎君(抟芋酥作人形的食品);芋魁(芋的块茎。泛指薯类植物的块茎);芋魁豆饭(喻食物粗劣)
- 泛指薯类植物 [tuber crops]。如:山芋;洋芋
国语词典
〈名〉
- 植物名。天南星科芋属,多年生草本。地下球茎也称为「芋」,多肉,含丰富淀粉质,可供食用。叶大如短箭状,有长柄,绿色。夏日开黄白色花,花单性,呈穗状花序。根作须状生于球茎下端。
康熙字典
【唐韻】【韻會】王遇切【集韻】王矩切【正韻】羊茹切,𠀤音羽。【說文】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芋也。【續博物志】芋以十二子爲衞,應月之數也。【史記·項羽本紀】士卒食芋菽。【索隱註】芋,蹲鴟也。
又【儀禮·士喪禮註】齊人或名全菹爲芋。
又【廣韻】雲俱切,音于。草盛貌。
又【集韻】【韻會】匈于切【正韻】休居切,𠀤音吁。【揚子·方言】大也。【詩·小雅】君子攸芋。【註】香于反。
又火吳反。或作吁。
又陳有芋尹,見【左傳】蓋以鳥名官。
外语翻译
- 英语:taro
- 德语:Taro
- 法语:taro,Arum,tubercules comestibles
说文解字
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芌也。从艸亏聲。王遇切〖注〗徐鍇曰:“芌猶言𠮱。𠮱,驚辤,故曰駭人。”
(芋)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芌也。口部曰。吁、驚也。毛傳曰。訏、大也。凡于聲字多訓大。芋之爲物。葉大根實。二者皆堪駭人。故謂之芋。其字从艸于聲也小雅。君子攸芋。毛傳。芋、大也。謂居中以自光大。箋云。芋當作幠。从艸。亏聲。王遇切。五部。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jy˥˧
- 唐代读音: hiò
- 日语读音: IMO
- 韩语罗马: WU HWU
- 现代韩语: 우
- 客家话: [海陆腔] wu6 ri6 [客英字典] vu3 [台湾四县腔] wu5 ji5 [陆丰腔] wu6 [东莞腔] wu3 [宝安腔] wu3 [客语拼音字汇] vu4 [梅县腔] j5
- 粤语: wu6
- 近代音: 影母 魚模韻 平聲陽 魚小空;影母 魚模韻 去聲 禦小空;
- 中古音: 喻云母 虞韻 平聲 于小韻 羽俱切 三等 合口;喻云母 遇韻 去聲 芋小韻 王遇切 三等 合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模部 ;王力系统:匣母 魚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