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
拼音xiāng
部首目
笔画9画
UNICODE76F8
五笔SHG
仓颉DBU
郑码FLVV
四角46900
笔顺横、竖、撇、点、竖、横折、横、横、横
基本字义
相xiāngㄒㄧㄤˉ
-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等。~同。~识。~传(chuán )。~符。~继。~间(jiàn )。~形见绌。~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信。~烦。~问。
- 亲自看(是否中意):~亲。~中(zhòng)。
- 姓。
相xiàngㄒㄧㄤˋ
- 容貌,样子:~貌。照~。凶~。可怜~。
- 物体的外观:月~。金~。
- 察看,判断:~面。~术(指观察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
- 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辅~。宰~。首~。
- 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 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 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化学状态:~态。水蒸气、水、冰是三个~。
- 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这种数值称“相位”。亦称“相角”。
- 姓。
详细解释
〈副〉
- 交互;互相 [mutually;each other]
- 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小国寡民》
-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汉· 苏武《留别妻》
- 当国者相见。——宋· 文天祥《 后序》
- 与北骑相出没。
- 袁人相聚。——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 父子相保。——《淮南子·人间训》
- 鸡犬相闻。——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更相庆。——《世说新语·自新》
- 里人相庆
- 青山相对。——唐· 李白《望天门山》
- 水石相搏。——宋· 苏轼《石钟山记》
- 两相思,两不知。——南朝宋· 鲍照《代春日行》
- 又如:相叙契阔(互相诉说分别后的情思);相思锦色(红豆又称相思豆。即红豆色)
- 共同[together;jointly]
- 鲁孟孙、 叔孙、 季孙相勠力劫 昭公——《韩非子·内储说下》
- 又如:上下相安
- 递相;先后 [successively;one after another]
- 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 相传以为雁荡。—— 宋· 沈括《梦溪笔谈》
- 络绎相属。——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 又如:父子相传;相寻(连续;不断);相及(犹相继)
- 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indicates how one party behaves towards the other]
- 表自称
-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表对称
-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亲友如相问。——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 表他称
-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聊斋志异·狼三则》
- 杂然相许。——《列子·汤问》
- 相委而去。——《世说新语·自新》
- 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唐· 柳宗元《三戒》
- 则噪而相逐。(相逐,追逐他。相,特指代词,单指毛一鹭。)——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 又如:相唤(招呼);相牵(牵来;捆绑);相招(招来;引来)
〈动〉
- 相差 [differ]
- 三王五霸,其所道不过爵禄,而功相万者,其所道明也。——《商君书·错法》
- 又如:相万(相差万倍。极言相差之大);相绝(相差极大);相远(相异;差距大)
- 亲自观看 [see for oneself]。如:相媳妇(男家派亲人去女家相看女方);相机(察看当时情况,寻找有利时机)
- 另见 xiàng
国语词典
〈副〉
- 彼此、交互,两方面都进行的。
- 如:「互相」、「守望相助」、「两地相思」。
- 《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 比较一下,合并著说两方面比较的结果。
- 如:「相异」、「相像」、「相得益彰」、「旗鼓相当」。
〈助〉
- 由交互的意义演变为单方面的意义,表示动作是由一方对另一方进行。
- 如:「有事相烦」、「实不相瞒」。
- 《三国志·卷五四·吴书·鲁肃传》:「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
〈名〉
- 姓。如明代有相世芳。
〈动〉
- 审视、察看。
- 《说文解字·目部》:「相,省视也。」
- 《左传·隐公十一年》:「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
- 《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又见沈炼一表非俗,立住了脚,相了一回。」
- 占视、辨察,以断吉凶祸福。
- 如:「相字」。
- 《周礼·地官·大司徒》:「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
- 《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
- 辅佐、帮助。
- 如:「相夫教子」。
- 《易经·泰卦·象曰》:「辅相天地之宜。」
- 《书经·大诰》:「周公相成王。」
- 掌管、治理。
- 《左传·昭公九年》:「陈水属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
- 唐·柳宗元〈梓人传〉:「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 挑选、选择。
- 《三国演义·第六五回》:「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名〉
- 容貌、外形、模样。
- 如:「长相」、「福相」、「吃相」、「窘相」、「穷酸相」。
- 《西游记·第三五回》:「(孙行者)现了本相。」
- 职官名:➊ 百官之长,辅佐国君治理国政的人。如:「宰相」、「丞相」、「相国」。➋ 古代典礼中,辅导行礼的人。如:「傧相」。《论语·先进》:「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 搀扶瞎子的人。
- 《荀子·成相》:「人主无贤,如瞽无相。」
- 乐器名。似鼓,敲击以控制音乐节拍。
- 《礼记·乐记》:「始奏以文,复乱以武,治乱以相。」
- 汉·郑玄·注:「相,即拊也,亦以节乐。拊者以韦为表,装之以糠。糠,一 名相,因以名焉。」
康熙字典
【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𠀤音襄。【說文】省視也。
又【廣韻】共也。【正韻】交相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公羊傳·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註】胥,相也。相與胥音別義通。
又質也。【詩·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又相思,木名。【左思·吳都賦】相思之樹。【註】大樹也。東冶有之。
又【唐韻】【正韻】𠀤息亮切,襄去聲。【爾雅·釋詁】視也。【左傳·隱十一年】相時而動。
又【集韻】助也。【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書·立政】用勱相我國家。
又【爾雅·釋詁】導也。
又勴也。【註】謂贊勉。【疏】鄉飲酒云:相者,一人敎導,卽贊勉也。
又【增韻】𢷤也。【周禮·春官·大宗伯】朝觀會同,則爲上相。【註】相,詔王禮也。出接賔曰𢷤,入詔禮曰相。相者,五人卿爲上𢷤。
又【廣韻】扶也。【禮·禮器】樂有相步。【註】扶工也。
又【小爾雅】治也。【左傳·昭九年】𨻰水屬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註】楚之先祝融,主治火事。
又選擇也。【周禮·春官·簭人】上春相簭。【註】謂更選擇其蓍也。
又送杵聲。【禮·曲禮】鄰有喪,舂不相。【註】相者,聲以相助,歌以助舂,猶引重者呼邪許也。
又相術。【左傳·文元年】內史叔服能相人。
又月名。【爾雅·釋天】七月爲相。
又官名。【呂覽】相者,百官之長也。【古三墳】伏犧氏上相共工,下相皇桓。【前漢·百官公卿表】相國,丞相,皆秦官。
又計相。【史記·張丞相傳】張蒼遷爲計相。【註】專主計籍。
又內相。【唐書·陸贄傳】贄爲翰林時,號內相。
又家相。【禮·曲禮】士不名家相。【註】主知家務者。
又【周禮·春官】有馮相氏。【夏官】有方相氏。
又樂器。【禮·樂記】治亂以相。【註】相卽拊也。亦以節樂,以韋爲表,裝之以穅。穅,一名相,因以名焉。
又星名。【石申星經】相星在北極斗南。
又江神,名奇相。見【博雅】。
又太史𠋫部有相風竿。【傅休奕相風賦】表以靈鳥,鎭以金虎。以𠋫祥風,以占吉凶。【古今注】作伺風鳥,夏禹所作也。
又藥名。【本草綱目】𤰞相,麻黃別名。相鳥,馬蘭別名。
又地名。【商書序】河稟甲居相。【註】在河北。令魏郡有相縣。
又州名。後魏置相州,唐曰鄴都。
又姓。【後漢·南蠻傳】武落鐘離山出四姓,一曰相氏。【後秦】相雲。【北齊】相願。
又相里,務相,空相,熊相,倚相,京相,沂相,俱複姓。
又【字彙補】音禳。【禮·祭法】相近於坎壇,祭寒暑也。【註】相近當爲禳祈,王肅又作祖迎。
又叶思必切,音悉。【杜甫·漫興絕句】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陸游詩話】白樂天用相字,多作思必切,如爲問長安月,如何不相離是也。此詩相欺,亦當讀入聲。 【說文】易緯文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故从目从木。【正字通】相,俗作𥄢,轉注。相,思將切,省視也。𥄢,莫卜切,目不明也。分相𥄢爲二,非。
外语翻译
- 英语:mutual, reciprocal, each other
- 德语:besehen, beschauen, etw , jdn. unter die Lupe nehmen (V),gegenüber (Adj),gegenseitig, einander (Adj),Xiang (Eig, Fam),Erscheinung, Portrait, Bild
- 法语:mutuellement,l'un l'autre,examiner,évaluer,voir de ses propres yeux,apparence,air,photo
说文解字
省視也。从目从木。《易》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詩》曰:“相鼠有皮。”息良切
(相)省視也。釋詁、毛傳皆云相視也。此別之云省視。謂察視也。从目木。會意。息良切。十部。按目接物曰相。故凡彼此交接皆曰相。其交接而扶助者、則爲相瞽之相。古無平去之別也。旱麓、桑柔毛傳云。相、質也。質謂物之質與物相接者也。此亦引伸之義。易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此引易說从目木之意也。目所視多矣。而从木者、地上可觀者莫如木也。五行志曰。說曰。木、東方也。於易、地上之木爲觀。顏云。坤下巽上、觀。巽爲木。故云地上之木。許葢引易觀卦說也。此引經說字形之例。詩曰。相鼠有皮。庸風文。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ɕiɑŋ˥; ɕiɑŋ˥˧
- 唐代读音: *siɑng *siɑ̀ng
- 日语读音: AI MIRU TASUKERU
- 韩语罗马: SANG
- 现代韩语: 상
- 越南语: tương
- 客家话: [梅县腔] siong1 siong5 [宝安腔] siong5 | siong1 [陆丰腔] siong1 siong5 [客英字典] siong1 siong5 [海陆腔] siong1 siong5 [梅县腔] siong1 [沙头角腔] siong5 siong1 [台湾四县腔] siong1 siong5 [东莞腔] siong5 siong1 [客语拼音字汇] xiong1 xiong3 xiong4
- 粤语: soeng1 soeng3
- 近代音: 心母 江陽韻 平聲陰 湘小空;心母 江陽韻 去聲 象小空;
- 中古音: 心母 陽韻 平聲 襄小韻 息良切 三等 開口;心母 漾韻 去聲 相小韻 息亮切 三等 開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唐部 ;心母 唐部 ;王力系统:心母 陽部 ;心母 陽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