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
拼音yú
部首皿
笔画8画
UNICODE76C2
五笔GFLF
仓颉MDBT
郑码ADLK
四角10102
笔顺横、横、竖钩、竖、横折、竖、竖、横
基本字义
盂yúㄩˊ
- 〔~兰盆会〕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佛教徒为超度祖先亡灵所举行的仪式。
- 一种盛液体的器皿:水~。痰~。漱口~儿。
详细解释
〈名〉
- (形声。从皿,于声。皿表示器皿。本义:盛饮食或其他液体的圆口器皿)
- 同本义 [a broad-mouthed receptacle for holding liquid]
- 盂,饮器也。——《说文》
- 置守宫盂下。——《汉书·东方朔传》
- 操一豚蹄,酒一盂。——《史记·滑稽列传》
- 又如:盂方水方(水因器成形。喻上行下效);钵盂(古代和尚用的饭碗);痰盂(盛痰用的器皿)
- 盛饭的器皿 [bowl]
- 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汉书》
国语词典
〈名〉
- 盛食物或浆汤的容器。
- 如:「水盂」、「钵盂」。
- 《聊斋志异·卷一·劳山道士》:「遂各觅盎盂,竞饮先釂,惟恐樽尽。」
- 地名:➊ 春秋时卫地,约在今河北省濮阳县东南。➋ 春秋时宋地,约在今河南省睢县。➌ 春秋时晋地,约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东北。
康熙字典
【唐韻】羽俱切【集韻】【韻會】【正韻】雲俱切,𠀤音于。【說文】飯器也。【揚子·方言】宋楚魏之閒,盌謂之盂。【史記·滑稽傳】酒一盂。【韓非子·外儲篇】君猶盂也,民猶水也。盂方水方,盂圜水圜。【文中子·禮樂篇】刻于盤盂。
又書名。【史記·武安君傳】田蚡學盤盂諸書。【註】黃帝使孔甲所作銘也。孟康曰:儒墨名法雜家書也。
又田獵𨻰名。【左傳·文十年】宋公爲右盂,鄭伯爲左盂。
又草名。【爾雅·釋草疏】盂,草似茅者。一名狼尾。一作盂。
又山名。【山海經】盂山,其隂多鐵,其陽多銅。
又宋地名。【左傳·僖二十一年】諸侯會宋公于盂。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秦置盂縣,屬太原郡。
又姓。【左傳】衞有盂黶。
又與杅通。【後漢·崔駰傳】刻諸盤杅。【註】杅亦盂也。
外语翻译
- 英语:basin; cup
- 德语:Behälter, Container (S),Tasse (S)
- 法语:grande tasse,cuvette
说文解字
飯器也。从皿亏聲。羽俱切
(盂)飮器也。飮大徐及篇、韵、急就篇注作飯。誤。小徐及後漢書注、御覽皆作飮。不誤。木部椲、木也。可屈爲杅者。杅卽盂之假借字。旣夕禮㒳敦㒳杅注。杅盛湯漿。公羊傳。古者杅不穿。何注。杅、飮水器。孫卿子曰。槃圓而水圓。杅方而水方。史記滑稽傳。操一豚蹏、酒一盂而祝。後漢書孝明紀。盂水脯糒而巳。方言。盂、宋楚魏之閒或謂之盌。又曰。盂謂之柯。又曰。盂謂之㯸。河濟之閒謂之䀂?。又曰。孟謂之銚銳。从皿。亏聲。羽俱切。五部。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jy˧˥
- 日语读音: HACHI
- 韩语罗马: WU
- 现代韩语: 우
- 客家话: [海陆腔] ri2 [客英字典] ji2 [台湾四县腔] ji2 [东莞腔] ji3 [梅县腔] j2 [客语拼音字汇] yi1 [宝安腔] ji2 ji1
- 粤语: jyu4
- 近代音: 影母 魚模韻 平聲陽 魚小空;
- 中古音: 喻云母 虞韻 平聲 于小韻 羽俱切 三等 合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模部 ;王力系统:匣母 魚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