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汉语字典

旄的意思解释

汉字 旄
  • 拼音máo
  • 部首
  • 笔画10画
  • UNICODE65C4
  • 五笔YTTN|YTEN
  • 仓颉YSOHU
  • 郑码SYMM
  • 四角08214
  • 笔顺点、横、横折钩、撇、撇、横、撇、横、横、竖弯钩
  • 基本字义

    旄máoㄇㄠˊ
    1. 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上将拥~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旄màoㄇㄠˋ
    1. 古同“耄”,年老。

    详细解释

    •  máo 

    〈名〉

    1. 同本义 [ancient flag with yak's tail]
      1. 旄,幢也。——《说文》。本用妈犛牛尾,注于旗之竿首,故曰旄。后又用羽,或兼用氂与羽焉。
      2. 右秉白旄。——《书·牧誓》
      3. 建彼旄矣。——《诗·小雅·出车》
      4. 见羽旄之美。——《孟子》
      5. 总光耀之采旄。——《史记·司马相如传》
      6. 乐师有旄舞。——《周礼·旄人》
      7. 上将拥旄西出征。——岑参《轮台歌》
    2. 又如:旄钺(本为旗帜和兵器。代指军权);旄麾(即旌麾。帅旗);旄象(饰以象牙的旌旗)
    3. 牦牛尾 [yak's tail]。古代常作饰物
      1. 羽旄齿革。——《国语·晋语》
    4. 又如:旄羽(牦牛尾和雉羽);旄狄(即旄羽);旄端(尾端)
    5. 牦牛 [yak]
      1. 骍旄之盟。——《左传·襄公十年》
    6. 又如:旄尘(牦牛和尘);旄毡(用牦牛毛制成的毛织品);旄牛(即牦牛)
    7. 旄丘。前高后低的山丘 [yak-like hill]
      1. 旄丘之葛兮。——《诗·邶风·旄丘》。传:“前高后下曰旄丘。”
    8. 又如:旄敦(旄丘与敦丘)
    9. 星名 [a kind of star]。如:旄星(即旄头星);旄头(即昂星)
    10. 通“髦”。俊杰 [outstanding person]。如:旄俊(俊杰之士)
    11. 通“毛”。[hair;feather;down;wool]
      1. 粪除其颠旄。——《管子·小匡》
      2.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诗·邶风·旄丘》
    12. 另见 mào

    国语词典

    •  máo ㄇㄠˊ 

    〈名〉

    1. 古代竿头上饰有牦牛尾的旗帜。
      1. 《书经·牧誓》:「右秉白以麾。」
      2. 《文选·曹植·洛神赋》:「左倚采,右荫桂旗。」
    2. 借指旄牛。
      1.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其兽则????貘牦。」
    •  mào ㄇㄠˋ 

    〈形〉

    1. 毛长。
      1. 《尔雅·释兽》:「毛狗足。」
      2. 晋·郭璞·注:「,毛????长。」
    2. 老。
      1. 《史记·卷七八·春申君传·太史公曰》:「(春申君)​后制于李园,矣。」
    3. 昏乱。
      1. 《战国策·楚策一》:「水浆无入口,瘨而殚闷,不知人。」

    〈名〉

    1. 老人。
      1. 《礼记·射义》:「期称道不乱。」

    康熙字典

    【唐韻】莫袍切【集韻】【韻會】謨袍切,𠀤音毛。【說文】幢也。【書·泰誓】右秉白旄以麾。【釋文】白旄,旄牛尾。【詩·鄘風】孑孑干旄。【傳】注,旄於干者,大夫之旃也。【周禮·春官·旄人註】旄,旄牛尾,舞者所持以指麾。

    又【詩·邶風·旄丘傳】前高後下曰旄丘。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昴曰旄頭。【註】昴七星爲旄頭。

    又騎名。【後漢·光武紀】賜東海王旄頭。【註】秦文公時,梓樹化爲牛,以騎擊之,騎不勝,或墮地,髻解披髮,牛畏之,入水,故秦因是置旄頭騎。

    又【廣韻】【集韻】𠀤莫報切,音帽。麕毛㺜長也。

    又與耄通。【周禮·秋官·司刺】再赦曰老旄。【孟子】反其旄倪。

    又【集韻】亡遇切,音務。嵍,或作旄。山名。

    又【韻補】叶蒙晡切【傅毅·洛神賦】昆山美玉,濤海明珠,金銀璆琳,翠𩦉貂旄。

    外语翻译

    • 英语:a kind of ancient flag; old
    • 德语:Banner ( dekoriert mit Rinderschwanzhaaren)​ ,Fahne mit Tierschweif ,bejahrt, gealtert
    • 法语:queue de yack servant d'étendard

    说文解字

    幢也。从㫃从毛,毛亦聲。莫袍切

    (旄)幢也。劉熙曰。幢、童也。其皃童童也。廣雅曰。幢謂之?。爾雅曰。翢、?也。毛傳曰。翿者、?也。翳也。羽部曰。翳者、翳也。所以舞也。人部曰。儔者、翳也。按或用羽。或用犛牛尾。或兼用二者。翢儔翿實一字。?俗作?。亦卽?字。爾雅、毛傳皆以今字釋古字耳。幢亦卽?字。古?聲、周聲與童聲轉移。如詩以調韵同、漢縣鮦陽讀如紂之比。其始衹有?字。繼乃有?。繼乃有幢。皆後出。故許書不列?幢二篆。此釋旄必云幢、不云?者。?嫌舞者所持。旄是旌旗之名。漢之羽葆幢。以犛牛尾爲之。如斗。在乘輿左騑。馬頭上。用此知古以犛牛尾注竿首。如斗童童然。故詩言干旄、言建旄、言設旄。有旄則亦有羽。羽或全或析。言旄不言羽者舉一以晐二。其字从㫃从毛。亦舉一以晐二也。以犛牛尾注旗竿。故謂此旗爲旄。因而謂犛牛尾曰旄。謂犛牛曰旄牛。名之相因者也。禹貢㒳言羽旄。周禮旄人、旄舞。皆謂犛牛尾曰旄也。从㫃。毛聲。舉形聲包會意。莫袍切。二部。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mɑu˧˥; mɑu˥˧
    • 唐代读音: *mɑu
    • 日语读音: HATAKAZARI OIBORE
    • 韩语罗马: MO
    • 现代韩语: 모
    • 客家话: [梅县腔] mau2 [宝安腔] mau2 mau1 | mau3 [客英字典] mau2 mau3 [海陆腔] mau2 mau3 [客语拼音字汇] mau2 [台湾四县腔] mau2 mau3
    • 粤语: mou4 mou6
    • 潮州话: mau5
    • 近代音: 明母 蕭豪韻 平聲陽 毛小空;
    • 中古音: 明母 豪韻 平聲 毛小韻 莫袍切 一等 開口;明母 号韻 去聲 曰小韻 莫報切 一等 開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明母 豪部 ;王力系统:明母 宵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