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汉语字典

并的意思解释

汉字 并
  • 拼音bìng
  • 部首
  • 笔画6画
  • UNICODE5E76
  • 五笔UAJ
  • 仓颉TT
  • 郑码UAE
  • 四角80441
  • 笔顺点、撇、横、横、撇、竖
  • 基本字义

    并bìngㄅㄧㄥˋ
    1. 合在一起:~拢。合~。兼~。
    2. 一齐,平排着:~驾齐驱。~重(zhòng )。~行(xíng )。
    3. 连词,表平列或进一层:~且。
    4. 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的语气,表不像预料的那样:~不容易。
    并bīngㄅㄧㄥˉ

    详细解释

    •  bīng 

    〈名〉

    1. 古地名。并州 [Bing prefecture]
    2. 相传禹治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在今河北保定、正定和山西大同、太原一带。沿用为太原的别称
    3. 汉置并州,其地在今内蒙古、山西(大部)、河北(一部)。东汉时并入冀州。三国魏复置。其地在今山西汾水中游
      1. 并、 汾乔木,望秋先陨。— — 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另见 bìng

    〈动〉

    1. (会意。《说文》:“从二立。” 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本义:并行,并列)
    2. 同本义 [side by side]
      1. 並,併也。从二立,会意。今隶作並。— — 《说文》
      2. 並行。— — 《仪礼· 乡射礼》
      3. 並立则乐。— — 《礼记· 儒行》
      4. 俄而並乎尧舜。— — 《荀子· 儒效》
      5. 並纽约用组。— — 《礼记· 玉藻》
      6. 並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 《诗· 齐风· 还》
      7. 並驾齐驱,而一毂统辐。— — 《文心雕龙· 附会》
      8. 且夫尧、 舜、 桀、 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并踵而生也。— — 《韩非子· 难势》
    3. 又如:并列;并肩作战;并介(不论穷富,都能耿介于守。兼利天下叫并,孤介自守叫介);并夹(古代习射时从箭靶上拔取箭头的工具);并封(古代传说中的双头兽);并心(同心)
    4. 合并(由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结合一起) [amalgamate;combine]
      1. 并力西向。— — 苏洵《六国论》
      2. 遂以周瑜, 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 备并力逆 操。— — 《资治通鉴》
      3. 并一而不二。— — 《荀子· 儒效》
      4. 凡五十五章并为苍颉篇。— — 《汉书· 艺文志》
      5. 今野兽并角。— — 《汉书· 终军传》
    5. 又如:兼并(容纳合并);并叠(收拢;拼凑);并坐(谓因牵连而一并治罪);并兼(合并;并吞)
    6. 兼并;并吞 [annex]
      1. 秦初并天下。— — 《史记· 秦始皇本纪》
      2.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 — 《资治通鉴》
      3. 魏并 中山。— — 《战国策· 中山策》
    7. 又如:并火(即“拼伙” 。同伙拼杀);并卷(兼并席卷)
    8. 具备 [have]
      1. 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 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
    9. 通“屏” ,“摒” 。排除 [get rid of]
      1. 至贵,爵国并焉。— — 《庄子· 天运》
    10. 相同 [be identical;same]
      1. 行与世异,心与欲并。— — 嵇康《卜疑集》

    〈副〉

    1. 全,全都 [completely;entirely]
      1.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二人并有愧色。— —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
      3. 荣贼并非推心待慰帅者。— —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并然(完全);据我了解,事情并不是这样
    3. 一起;一齐;同时 [at the same time;altogether]
      1.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 《史记· 陈涉世家》
      2.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 《资治通鉴》
    4. 又如:并举;并日而食(两天只吃一天的饭);并存不悖(同时存在而不冲突)
    1. 并且,连 [further more;besides]
      1. 杖至百,两股间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 — 《聊斋志异· 促织》
    2. 又如:我们完全同意并拥护这个报告
    3. 和,以及 [and]
    4. 另见 bīng

    国语词典

    •  bìng ㄅㄧㄥˋ 

    〈动〉

    1. 合。
      1. 《文选· 曹冏· 六代论》:「自此之后,转相攻伐,吴并于越,晋分为三鲁,灭于楚,郑兼于韩。」
    2. 兼有。
      1. 《文选·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非臣毁宗,夷族所能上报,喜惧参并,悲惭哽结。」
      2. 《文选·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副〉

    1. 一齐。
      1. 《战国策· 燕策二》:「(蚌、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2. 《文选· 左思· 吴都赋》:「盖象琴筑并奏,笙竽俱唱。」
    2. 用于否定词之前,以加强否定语气,带有反驳的意味。
      1. 如:「你以为他笨,我并不认为如此。」

    〈连〉

    1. 而且。
      1. 如:「我支持这项决定,并加以宣导。」
    •  bīng ㄅㄧㄥ 

    〈名〉

    1. 参见「并州 」条。
    2. 大陆地区山西省太原市的别称。

    康熙字典

    【唐韻】府盈切【集韻】【韻會】𤰞盈切【正韻】補明切,𠀤餅平聲。【說文】本作𢆙。从二人,幵聲。一曰从持二干爲𢆙。隷作幷。相从也。【周禮· 冬官考工記】輿人爲車。凡居材大與小無幷。【註】幷謂偏邪相就也。

    又【廣韻】幷,合也。【謝靈運· 初去郡詩】廬園當巖栖,𤰞位代躬耕。顧己雖自許,心跡猶未幷。

    又【玉篇】幷,兼也。同也。

    又州名。【書· 舜典】肇十有二州。【註】舜分冀州爲幽州,幷州。【廣韻】春秋時爲晉國,後屬趙,秦爲太原郡,魏復置幷州。【韻會】唐爲太原府。

    又姓。【廣韻】出《姓苑》。【萬姓統譜】幷韶有文藻,吏部以幷姓無先賢,下其選格。

    又【廣韻】【集韻】【韻會】𤰞正切【正韻】陂病切,𠀤餅去聲。【廣韻】幷,專也。【禮· 檀弓】趙文子曰:陽處父行幷植於國。【註】幷,猶專也。謂剛而專己。【釋文】幷,必正反。

    又與併同。【集韻】倂,或省作幷。【賈誼· 過秦論】幷吞八荒。【謝靈運· 擬鄴中詩序】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幷。

    又【韻會】與偋通。【莊子· 天運篇】至貴國爵幷焉。【註】幷,棄除也。

    又叶𤰞陽切,音旁。【張籍· 祭韓愈詩】偶有賈秀士,來兹亦同幷。移船入南溪,東西縱篙桹。𢆙字原作从下幵。

    又并。

    外语翻译

    • 英语:combine, annex; also, what's more
    • 德语:und ,verschmelzen, verbinden, zusammenlegen, zusammenfassen, zusammenschließen, fusionieren, vereinigen

    说文解字

    相從也。从从幵聲。一曰从持二爲并。府盈切文三

    (幷)相从也。从,舊作從。今正。合也、兼也。从从,幵聲。府盈切。十一部。一曰从持二干爲𢆙。干舊奪。今依韵會本補。上言形聲,此言會意。干,經典用爲竿。如孑孑干旄是也。二人持二竿,是人持一竿,幷合之意。或曰:當出篆。解云:或从人。人持二干爲。人持二干爲者,猶又持二禾爲兼也。俗幷字之所本也。漢隷作幷。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piŋ˥˧; piŋ˥
    • 日语读音: AWASERU NARABU
    • 韩语罗马: PYENG
    • 客家话: [客英字典] bin5 [海陆腔] bin5 [客语拼音字汇] bin4 [台湾四县腔] bin5 [东莞腔] bin5 [宝安腔] bin5
    • 粤语: bing1 bing3 bing6
    • 潮州话: bêng6
    • 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青部 ;王力系统:幫母 耕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