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饵
- 词语读音
- bǐng ěr
- 词语注音
- ㄅㄧㄥˇ ㄦˇ
- 繁体字形
- 餅餌
基本解释
饼饵 饺子,在东周时称“饼饵”,据说因其外形似耳朵而得名。到了隋朝,颜之推在他的文集中这样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可见饺子还曾称“馄饨”。民间还把这种偃月形的食品称作“粉角”或“角子”。 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的唐墓里,曾出土距今1300年唐代的饺子,出土时,一只饺子和四只馄饨一起放在一个木碗中,证实至少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像现在一样的饺子,并且饺子与馄饨已分为两个不同的品种,连中国边远地区都已食用。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饼类食品的总称。语本《急就篇》卷十:"饼饵麦饭甘豆羹。"颜师古注:"溲面而蒸熟之则为饼﹐饼之言并也﹐相合并也;溲米而蒸之则为饵﹐饵之言而也﹐相粘而也。"
辞典解释
饼饵bǐng ěrㄅㄧㄥˇ ㄦˇ
饼类食物。用面或米制成。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凡遣兵役,握手送离,或赍梨枣饼饵,人人赠别。」
唐.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厩马骄初跨,天厨味始尝;朝晡颁饼饵,寒暑赐衣裳。」
网络解释
饼饵
饺子,在东周时称“饼饵”,据说因其外形似耳朵而得名。到了隋朝,颜之推在他的文集中这样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可见饺子还曾称“馄饨”。民间还把这种偃月形的食品称作“粉角”或“角子”。
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的唐墓里,曾出土距今1300年唐代的饺子,出土时,一只饺子和四只馄饨一起放在一个木碗中,证实至少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像现在一样的饺子,并且饺子与馄饨已分为两个不同的品种,连中国边远地区都已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