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參
- 词语读音
- kǔ shēn
- 词语注音
- ㄎㄨˇ ㄕㄣ
- 繁体字形
- 苦参
基本解释
苦参 苦参,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和小支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其苦,寒。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苦参 kǔshēn
[Sophora flavescens] 草名。又名白茎,地骨等。根茎苦,可入药
亭历苦参钩夭之草。——明· 刘基《苦斋记》
辞典解释
苦参kǔ shēnㄎㄨˇ ㄕㄣ
植物名。豆科,多年生草本。羽状复叶,总状花序,花冠淡黄色。其根可供药用。
英语 liquorice (Sophora flavescens), with roots used in TCM
德语 Schnurbaumwurzel (lat. Sophorae flavenscentis radix) (S, Med)
法语 réglisse (Sophora flavescens), avec des racines en TCM
网络解释
苦参
苦参,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和小支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其苦,寒。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