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蔹
- 词语读音
- bái liǎn
- 词语注音
- ㄅㄞˊ ㄌㄧㄢˇ
- 繁体字形
- 白蘞
基本解释
白蔹 (葡萄科植物)白蔹,又名山地瓜、野红薯、山葡萄秧、白根、五爪藤等,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分布于华北、东北、华东、中南及陕西、宁夏、四川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细根,切成纵瓣或斜片,晒干。可以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攀缘藤本。块根纺锤形。掌状复叶﹐互生小叶多为羽状分裂。夏季开淡黄色小花。浆果球形﹐大如豌豆﹐熟后蓝紫色或白色。块根入药﹐主治痈肿等症。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白蔹》。
辞典解释
白蔹bái liànㄅㄞˊ ㄌㄧㄢˋ
植物名。葡萄科蛇葡萄属,蔓性小灌木状的草本。根为块茎状,叶互生为掌状复叶,色青绿,卵形以至长椭圆状卵形,先端尖或渐尖。五、六月间开黄绿色小花,排列成聚繖花序。果实为球形的浆果。一般供观赏,根可入药。
也称为「白草」。
网络解释
白蔹 (葡萄科植物)
白蔹,又名山地瓜、野红薯、山葡萄秧、白根、五爪藤等,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分布于华北、东北、华东、中南及陕西、宁夏、四川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细根,切成纵瓣或斜片,晒干。可以清热解毒,消痈散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