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春秋:孔子修订《春秋》书;贤者:指才德兼备的人。指《春秋》书对贤者常常责备,严格要求
成语出处《新唐书·太宗纪赞》:“然《春秋》书中,常责备贤者,是以后世君子之欲成人之美者,莫不叹息于斯焉。”
成语意思有才能而不显示出来。
成语出处明·洪应明《菜根谭》:“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成语意思比喻不行善政,等于把老百姓赶到敌人方面去。语本《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雀)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成语出处语出《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雀)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成语意思冶荡轻佻的情思。
成语出处清 戴名世《吴他山诗序》:“余游四方,往往闻农夫细民倡情冶思之所歌谣,虽其辞为方言鄙语,而亦时有义意之存。”
成语意思意指言行要讲究忠信笃敬,站着就仿佛看见“忠信笃敬”四字展现于眼前
成语出处《论语 卫灵公》:“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成语意思轶:超出。超过前辈,冠绝后世。形容独一无二,无与伦比
成语出处《太平天国·钦定士阶条例》:“仰见天朝制度维新,超前轶后,洵为万万年不易良规。”
成语意思超越众人和同辈。唐·陈子昂《为将军程处弼谢放流表》:“臣山东孤子,朝无亲故。性识愚鲁,非有才能。陛下超群越辈,崇以荣宠。”
成语出处唐·陈子昂《为将军程处弼谢放流表》:“臣山东孤子,朝无亲故。性识愚鲁,非有才能。陛下超群越辈,崇以荣宠。”
成语意思划拳行酒令。形容宴饮欢畅。猜拳:饮酒时两人同时伸出手指并说一数,如数与两人伸出手指的总数相符为胜,输者罚酒。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汪秀才解带脱衣,尽情欢宴,猜拳行令,不存一毫形迹。”
成语意思炫耀奇异。
成语出处明·归有光《太极在先天范围之内》:“虽然,圣贤固非逞奇眩异,苟为制作以骇于天下,则其始之为象也,将谓其足以该道也。”
成语意思春天过去,夏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下》:“孟子曰:‘春秋无义战。’”
成语意思谓多出奇兵,多用奇计。比喻变化多端,使人难以捉摸。
成语出处《史记·田单列传论》:“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
成语意思比喻做事抓紧时机,加速进行
成语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他觉得老大实在有可爱的地方;于是,他决定乘热打铁,把话都说净。”
成语意思指整肃政治,清楚奸佞,使天下复归太平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成语意思见“超然独处”。
成语出处《淮南子·修务训》:“君子……超然独立,卓然离世。”
成语意思谓超出世事离群独居。《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宋玉曰:‘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亦作“超然独立”。《淮南子·修务训》:“君子……超然独立,卓然离世。”
成语出处《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宋玉曰:‘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成语意思词人:同“辞人”,工于文辞的人;才子:富有文才的人。泛指有才华的文人
成语出处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词人才子,则名溢于缥囊。”
成语意思谓抓住他人的缺点过失作为把柄,加以攻击。
成语出处《云笈七签》卷三九:“第二十九戒,不得持人长短,更相嫌恨。”
成语意思整日整夜,日日夜夜
成语出处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一章:“成日成夜爆破声不断,好像这里在进行一场决定人类命运的大战。”
成语意思人要有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安逸自在。
成语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九卷:“谚云:‘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此言虽浅,然实切至之论,千万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