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程:宋代理学家程颐。比喻尊师重教
成语出处鲁迅《书信集·致许广平》:“程门飞雪,贻误多时。”
成语意思为柴米的需要而结合的夫妻。指物质生活条件低微的贫贱夫妻。
成语出处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 谚语》:“柴米夫妻,酒肉朋友,盒儿亲戚。”
成语意思既长寿又富裕显贵。
成语出处《旧唐书 姚崇传》:“经云:‘求长命得长命,求富贵得富贵。’”
成语意思看得远,听得远。比喻消息灵通,知道的事情多。
成语出处管仲《管子 九守》:“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明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
成语意思辐辏:形容人或货物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车毂上一样。指车马集聚拥挤。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两旁歧途曲巷中,有无数的车马辐辏,冠盖飞扬,人往人来,十分热闹。”
成语意思侧目:斜着眼睛;视:看。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去看。形容拘谨畏惧或愤怒的样子。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汲郑列传》:“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成语意思形容愤怒、勇敢的样子
成语出处商鞅《商君书 君臣》:“瞋目扼腕而语勇者得;垂衣裳而谈说者得;迟日旷久积劳私门者得。尊向三者,无功而皆可以得。”
成语意思瞠目:瞪大眼睛。瞪大眼睛看着。
成语出处宋 洪迈《夷坚丁志》:“西边房门又开,一妇人衫裙俱青,抱婴儿以出,亦瞠目而视。”
成语意思指眼神呆滞,不灵活
成语出处李劼人《死水微澜》第六部分:“并且迟眉钝眼地,看着人憨痴痴地,比蔡兴顺精灵不到多少。”
成语意思称:称道。称呼姓名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今日两贼相逢,何用称名道姓,君为芦中之事,我为船上之人,意义足亦可知,富贵不须相忘。”
成语意思苦:痛苦。忧愁得眉头紧锁;哭丧着脸。形容愁容满面的样子。也作“愁眉苦眼”。
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7回:“成老爹气的愁眉苦脸,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几个乡里人去了。”
成语意思看到某种情况,心中引起警觉。
成语出处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第六章一》:“如为子而必诚于孝,触目警心,自有许多痛痒相关处。”
成语意思端盛满之水而留心不外溢。比喻居高位而能警戒自己不骄傲自满。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操《善哉行》之三:“持满如不盈,有德者能卒。”
成语意思惊:震惊。看见事态严重,心里感到震惊
成语出处闻一多《龙凤》:“你记得复辟与龙旗的不可分离性,你便会原谅我看见‘龙凤’二字而不禁怵目惊心的苦衷了。”
成语意思看到某种情况而引为儆戒。
成语出处清·林则徐《拿获行动盗犯袁溃等审明定拟折》:“并将各犯首级在于上下游干革命枭示,俾各触目儆心。”
成语意思见到而萦烦于心。
成语出处明·何大复《感春》诗:“风光物色元非恶,触目经心偏苦情。”
成语意思象草木一样死去,世人并不知道。借喻人一生毫无建树。
成语出处《后汉书·朱穆传》:“彼与草木俱朽,此与金石相倾。”
成语意思柝:打更用的梆子。设置重重门户,并派更夫巡夜。指严加戒备,以防不测。
成语出处《周易 系辞下》:“重门击柝,以待暴客。”
成语意思瞠:瞪着眼睛;挢:翘起。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成语出处曾朴《答胡适之书》:“我有时谈到外国诗,大家无不瞠目挢舌,认为诗是中国的专有品。”
成语意思瞠:瞪着眼睛;结舌:翘起舌头落不下。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而一时无法对付的样子。也作“结舌瞠目”。
成语出处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