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同“沉重少言”。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 梁书 末帝本纪上》:“美容仪,性沉厚寡言,雅好儒士。”
成语意思同“迟疑观望”。
成语出处《清史稿·李森先传》:“上孜孜图治,求言诏屡下,而诸臣迟回观望者,皆以从前言事诸葛亮臣,一经惩创,则流徙永锢,相率以言为戒耳。”
成语意思犹言迟疑观望。
成语出处刘揆一《黄兴传记》:“主张国内军事当局,乘日本大隈内阁迟徊观望之时,及早自动,以武力收回青岛。”
成语意思盖:覆盖。才能很高;远远超出当代的人。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三回:“他做宗人府主事时候,管宗人府的便是明善主人,是个才华盖世的名王。”
成语意思揣:揣测,揣摩。现指揣摩、迎合权贵的心意,以谋求私利。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5回:“就是那贫贱儒生,又不过做的是些揣合逢迎的考校。”
成语意思形容因居父母丧过度哀痛,身体受到摧残,消瘦憔悴的样子。
成语出处《北史·陈孝意传》:“在郡菜食斋居,朝夕哀临,每一发声,未尝不绝倒,柴毁骨立,见者哀之。”
成语意思齿缺发秃。指老态。
成语出处宋·陈师道《宿柴城》诗:“卧埋尘叶走烟,齿豁头童不计年。”
成语意思体统:指体制、格局、规矩等。像什么样子
成语出处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六回:“就是女儿,也要在他家过日子,成何体统?”
成语意思因胜利而头脑发热,不能总冷静思考和谨慎行事。
成语出处柯岗《逐鹿中原》第八章:“这可不能冲昏头脑,任着性子,借题发挥呵!”
成语意思社:古时指土地神及其庙宇。以城墙为凭借的狐狸;以土地庙为依托的老鼠。比喻仗势作恶的小人。
成语出处《晋书 谢鲲传》:“对曰:‘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
成语意思豺、虎:两种凶残的野兽。比喻坏人像凶残的野兽般横行不法。
成语出处汉·张衡《南都赋》:“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
成语意思从哪里开始说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0回:“这一席话,不觉把雯青说得呆了半晌,方挣出一句道:‘这从何说起呢?’”
成语意思惨礉:惨急,用法严酷;恩:恩情。形容用法严酷,不近人情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
成语意思仓皇:匆忙而又慌张;措:措置;安排。指忙乱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成语出处宋 王楙《野客丛书 魏证蒯通》:“不以事败而遽变前说,要胸中有守而然,异乎仓皇失措,遽变前说者也。”
成语意思贬退昏庸,开启圣明。
成语出处《南史·谢灵运传论》:“谢晦以佐命之功,当顾托之重,殷忧在日,黜昏启圣,于社稷之计,盖为大矣。”
成语意思尺蠖:虫名,体长约二三寸,屈伸而行。尺蠖用弯曲来求得伸展。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成语意思见“春华秋实”。
成语出处清·钱泳《履园丛活·梦幻·永和银杏》:“杨州钞关官署东隅,有银杏树一株,其大数围,直干凌霄,春花秋实。”
成语意思趁着别人紧张时去捞取私利或害人
成语出处郭沫若《尚儒村》:“兵队来了,有钱的请外人的红十字会来贴张保护的封条,没有钱的便趁火抢劫。”
成语意思瞠:瞪眼。在后面直瞪眼;赶不上。形容远远地落在别人后面。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 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成语意思回:曲折,迂回;荡:摇荡。形容好的音乐、文章缠绵悱恻,感人极深的样子
成语出处苏雪林《玉溪诗谜》:“这一首真是心颤魂飞、肠回气荡时做出来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