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伯仲:兄弟长幼的顺序;老大、老二。就像弟兄们一样。比喻不相上下。
成语出处三国 魏 曹丕《典论 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成语意思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
成语出处《周书 王悦传》:“白马要冲,是必争之地。今城守寡弱,易可图也。”
成语意思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成语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 辩问》:“移不正之风,易流遁之俗。”
成语意思鏖:激战。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伐吴,孙权联合刘备军队联合抗曹,联军于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一次激战。泛指激烈的战斗。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两军师隔江斗智》第一折:“叵耐刘备那厮,暗地夺取荆州,想他赤壁鏖战,全仗我东吴力气。”
成语意思旧指都城里豪奢轻狂的贵家子弟。
成语出处明 宋濂《序》:“燕姬越女,巧自衒鬻于春风之前,冀长安少年,为之一顾。”
成语意思比喻动荡不定的政局。
成语出处唐 杜甫《秋兴》诗之四:“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成语意思长安:古都名,在今陕西西安西北。旧喻名利场所。
成语出处五代·无名氏《贺圣朝》词:“长安道上行客,依旧利深名切。”
成语意思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成语出处鲁迅《伪自由书 电的利弊》:“说先前身受此刑,苦痛不堪,辣汁流入肺脏及心,已成不治之症,即释放亦不免于死云云。”
成语意思半子:女婿。半个儿子的情分
成语出处《旧唐书·回纥传》:“昔为兄弟,今为子婿,半子也。”
成语意思指彼此尽力相助的挚友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党锢传 何嵎》:“袁绍慕之,私与往来,结为奔走之友。”
成语意思后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成语出处《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唐·李白《长干行》诗:“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成语意思相貌丑陋的人
成语出处老舍《我这一辈子》:“一个漂亮小伙子所最怕的恐怕就是娶个丑八怪似的老婆吧。”
成语意思赤膊:光着上身;指不穿盔甲;阵:泛指战场。原指不穿盔甲;裸露上身;上阵作战。形容作战勇敢;全力以赴地进行战斗。后比喻没有准备或毫无掩饰的从事。也作“赤体上阵”。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成语意思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成语出处《史记 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成语意思惨:悲惨;凄惨;闻:听见。悲惨得不忍听下去。
成语出处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二回:“或父呼子,或夫觅妻,呱呱之声,草畔溪间,比比皆是,惨不忍闻。”
成语意思惨:悲惨;言:讲,说。不忍心把悲惨情形说出口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最近数年,百姓死亡流离,如水愈深,如火愈热,往往赤地千里,炊烟断绝,易子而食,惨不忍言。”
成语意思擦过边缘的球。比喻刚刚满足条件的事物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后作美男子的代称。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一》:“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成语意思忧愁得肠子一寸一寸地断裂。
成语出处唐 张鷟《游仙窟》:“泪脸千行,愁肠寸断,端坐横琴,涕血流襟。”
成语意思采:柞木。比喻生活简朴。
成语出处《韩非子 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汉 曹操《度关山》诗:“不及唐尧,采椽不斫。世叹伯夷,欲以厉俗。”